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米与3米北斗智能测试桩:太阳能锂电池助力,精准监测阴极保护数据

   时间:2025-10-28 00:50:5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款新型管道腐蚀监测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集成了先进的硬件设备与智能算法,能够实现对管道腐蚀状况的全方位实时监测,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结构坚固的桩体,采用耐腐蚀材料打造,如玻璃钢、钢管或混凝土等,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桩体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常见的有2米和3米两种规格。桩体底部经过细土回填并压实处理,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桩体内部被巧妙地划分为多个功能区,顶部设有小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

在供电方面,系统采用了太阳能与锂电池相结合的双模供电方案。太阳能板选用高效单晶硅材质,功率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例如100W等。支撑架的角度设计科学,通常与当地纬度保持一致,以最大化接收太阳光照,提高发电效率。锂电池则选用性能卓越的锂亚电池,规格为20Ah/14.4V,能够支持系统连续运行5年以上。该电池还具备过充和过放保护功能,在太阳能板供电不足时,能够及时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作为系统的“大脑”,电位采集仪集成了高精度ADC芯片,分辨率高达±2mV,能够精确采集多种参数,包括通电电位、断电电位和自然电位等。这些数据通过传感器组实时获取,传感器组包括长效参比电极、极化探头和试片等,通过线缆与采集仪紧密相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通信方面,系统采用了4G、NB-IoT等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并支持北斗定位功能。这些技术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端或手机APP远程访问系统,实时查看管道的运行状态和腐蚀数据。

为了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研发人员还内置了多种智能算法,如极化衰减法和电位漂移分析等。这些算法能够自动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本机循环存储至少1年的历史数据,即使系统掉电也不会丢失。用户可以远程查询和导出这些数据,方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无线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它支持4G/5G和北斗多模传输,能够实现远程OTA升级和参数标定。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系统能够突破无网络区域的限制,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用户还可以远程调整采集时间、密度和报警阈值等工作参数,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在安全性方面,系统同样表现出色。它配备了防雷板等辅助组件,具有三级浪涌防护功能,能够耐受高达25kA的雷击电流(10/350μs波形)。防雷板采用独立接地设计,接地电阻小于4Ω,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害。同时,系统还具备异常报警功能,当电位或电流数值超标、电池电压过低或通信异常时,会立即上报告警信息,并通过短信、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它能够在-40℃至+85℃的宽温范围内稳定工作,IP68防护等级确保设备在沙漠、深海、高盐雾等恶劣环境中都能正常运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