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999元起售的一加15:舍弃哈苏转向自研,能否以差异化重塑市场?

   时间:2025-10-28 02:18:2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十月底的手机市场格外热闹,各家子品牌旗舰机型发布已接近尾声,部分品牌的中端新机也纷纷开启预热。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一加不紧不慢地登场,一次性推出了旗舰机型一加15和主打销量的性能机型一加Ace 6,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次一加发布会,最令人意外的当属价格调整。去年一加13起售价为4499元,而今年一加15的起售价直接降至3999元。不过,价格的降低也带来了一些配置上的变化。一加15放弃了2K屏幕,转而采用1.5K 165Hz屏幕;同时,不再与哈苏合作,而是搭载了LUMO自研影像系统,并配备了大师专业模式。

一加Ace 6延续了上一代的定位,但在屏幕方面与一加15看齐,同样采用了高刷新率屏幕。在子品牌纷纷冲高涨价的大环境下,一加却选择了“冲低”策略,这一举动引发了业内的诸多猜测。

初次上手这两款新机,其外观的巨大变化令人眼前一亮。从一加11到一加13一直沿用的镜头设计终于被摒弃,那个被部分用户诟病的“马桶盖”造型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一加13T的简洁硬朗方形Deco设计,背部除了相机模组,仅保留了一加的品牌Logo,整体视觉效果十分出色。

随着外观设计的改变,一加经典的三段式静音键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在OPPO Find X8/X9系列上出现过的独立按键。这颗按键的设计与iPhone的Action Button颇为相似,默认状态下作为AI键使用,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切换回静音按钮功能。

一加15在颜色选择上颇具心思,除了“原色沙丘”外,还提供了“绝对黑”和“雾光紫”两种配色。“绝对黑”采用了一加擅长的AG磨砂玻璃工艺,而“雾光紫”则运用了“双维流光工艺”,不同工艺的运用体现了一加对产品细节的追求。

一加Ace 6虽然定位稍低,但依然保持了金属中框和AG磨砂玻璃的机身设计,质感出众。不过,其三围尺寸比一加15略大,握持时会有一定的撑手感。

来到正面,一加13上备受好评的四微曲设计被传统直屏取代。在当前直屏手机逐渐成为主流的情况下,这一改变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直屏更便于贴膜。值得一提的是,一加15实现了四边等窄的设计,边框宽度仅为1.15mm,在子品牌机型中堪称旗舰水准,而一加Ace 6的边框则相对较宽。

一加15的屏幕表现可谓有升有降。分辨率从2K降至1.5K,但刷新率从120Hz提升至165Hz,提升幅度达到37.5%。一加Ace 6同样采用了1.5K分辨率和165Hz刷新率的屏幕,不过其屏幕技术从LTPO变为LTPS。理论上,LTPS在低刷新率下的功耗会高于LTPO,但一加Ace 6依然提供了全屏AOD功能,可见一加对这款屏幕的功耗控制充满信心。

在实际使用中,165Hz的高刷新率确实带来了更加流畅的视觉体验,尤其是在特定游戏中,如近期热门的三角洲行动,开启165Hz模式后,游戏画面的流畅度有了显著提升。不过,在日常使用中,大部分场景下的刷新率仍为120Hz,这或许是为了平衡功耗考虑。一加宣称,这块165Hz屏幕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功耗与以往120Hz屏幕相当,后续的续航测试也将验证这一说法。

一加在推广高刷新率屏幕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当年一加7Pro率先采用90Hz高刷屏,推动了行业内游戏和应用的适配。如今,一加再次发力,希望通过推广165Hz刷新率来引领新的潮流。不过,从60Hz到90Hz的提升,人眼能够明显感知,而从120Hz到165Hz的差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并不明显,或许只有专业的电竞选手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

随着刷新率的提升,性能表现也至关重要。作为旗舰机型,一加15搭载了最新一代的高通骁龙8 Elite Gen 5处理器,而一加Ace 6则采用了上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 Elite。从实际测试数据来看,一加15的性能表现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在游戏测试环节,两款机型均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在经典测试项目《原神》须弥城跑图中,两款机型都能轻松稳定在60帧。在压力更大的《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跑图中,一加15的表现略胜一筹,卡顿指数更低。针对165Hz高刷屏,我们还测试了三角洲行动,一加15在一局大战场中的平均帧率达到了161帧,死亡时会有轻微掉帧,其余时间基本稳定在165帧,中位数为164.9帧,表现十分出色。一加Ace 6同样能够稳定运行165帧,证明这两代旗舰处理器完全能够满足高刷新率屏幕的需求。

为了应对高刷新率带来的功耗增加,一加15搭载了7300mAh的大电池,一加Ace 6的电池容量更是达到了7800mAh。在实际的三小时续航测试中,以支持165Hz的三角洲行动作为测试游戏,一加15剩余电量为71%,一加Ace 6剩余电量为74%,考虑到三角洲行动的负载高于王者荣耀,这样的续航表现相当不错。

在软件方面,ColorOS 16已经在一加小屏旗舰13T上有所展示,此次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加将三段式静音键改为独立按钮,ColorOS上的AI功能,如小布记忆、小布识屏等,都可以通过这颗按键触发。在实际使用中,编辑部成员已经成为小布记忆的重度用户,无论是临时通知、寄快递还是医院挂号,只需按下按键记录,后续都可以通过小布助手查询或在日历中查看。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加15的自研影像系统——LUMO凝光影像。熟悉OPPO手机的用户可能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它是OPPO在发布Find X8 Ultra时公布的影像品牌。据一加方面介绍,虽然一加15不再与哈苏联名,但在软件层面争取到了Find X8 Ultra的同款影像算法。

从参数上看,一加15的主摄依然采用索尼IMX 906传感器,光圈缩小至f/1.8,但实际画质与上一代一加13相差不大。长焦镜头采用了三星JN5传感器,参数相近,但实际观感存在一定差异。超广角镜头的表现则相反,一加15的成像效果更偏向“阴天”风格。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惊喜:一加15虽然没有了哈苏联名,但依然内置了大师模式。熟悉OPPO手机的用户都知道,只有与哈苏联名的手机才能将专业模式命名为“大师模式”,并拥有哈苏相机的影调质感。此次一加15在没有哈苏联名的情况下保留“大师模式”,实属难得,想必是一加团队努力争取的结果。

相比之下,一加Ace 6受限于产品定位,仅配备了5000万主摄和800万超广角的组合,缺少长焦镜头。同时,一加15争取到的大师模式也没有下放到Ace 6,其专业模式仅为普通的专业模式,没有哈苏影调。

3999元的一加15相比上一代一加13变化显著。一方面是自身原因,随着OPPO采用哈苏影像系统,一加15转而使用LUMO自研影像;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一加做出调整。在当前各家子品牌纷纷冲高的情况下,原本的市场空缺需要新的产品来填补。一加15的求变,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而2599元起的一加Ace 6则是一款特点鲜明的中端机,它不像其他旗舰机型那样追求全面均衡,而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吸引用户。

通过一加15和一加Ace 6,一加踏上了165Hz普及之路,似乎找回了早期的初心,重新展现出了“Never Settle”的精神。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一加能否再次“Never Settle”,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