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滴普科技港交所上市:以“数据+模型”架起企业AI应用桥,开启新征程

   时间:2025-10-30 02:09:1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01384.HK)以7569.83倍的超额认购登陆港交所主板,刷新港股历史纪录,成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这家成立仅七年的AI企业,凭借“数据治理+智能决策”双引擎,在制造、零售、医疗等领域构建起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暴涨112%,总市值突破218亿港元,引发资本市场对AI应用层的集体关注。

与传统C端通用模型不同,滴普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级”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其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通过“湖仓一体”架构打通企业内外部数据,Deepexi大模型平台则基于微调与强化学习技术,将行业知识转化为高精度智能体。这种“数据-模型-场景”的闭环模式,已催生出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与FastAGI人工智能两大产品线,其中FastAGI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55.3%,成为驱动毛利率提升至55%的关键引擎。

企业客户结构的优化印证了市场需求的转向。截至2025年6月,滴普科技服务客户达283家,覆盖长安汽车、中国石油等头部企业,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43%降至31.7%。长安汽车作为连续三年核心客户,通过部署FastData数字营销系统,实现了从数据整合到智能决策的全流程升级。这种从“通用模型”到“场景最优解”的需求转变,推动滴普科技营收三年增长143%,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达118%。

高研发投入与亏损并存的发展模式,折射出AI应用层的现实挑战。2022-2025年上半年,滴普科技累计研发支出3.15亿元,占营收比重最高达90%,导致同期累计净亏损27.21亿元。但调整后亏损率已从2023年的68%收窄至39.5%,账上1.83亿元现金加上6.1亿港元IPO募资,为其持续优化模型算法、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撑。

创始团队的技术基因与豪华资本阵容构成双重保障。CEO赵杰辉兼具华为数据架构专家与阿里云企业事业部总经理背景,联合创始人杨磊同样出身华为,主导产品落地。高瓴资本、IDG资本等10轮融资形成的股东网络,不仅带来9.35亿美元投前估值,更通过资源整合助力其技术迭代。上市后,赵杰辉团队保持32%投票权,确保战略执行稳定性。

与美股明星企业Palantir的对比,揭示出企业级AI的差异化路径。两者均以“数据治理+智能决策”为核心,但Palantir依托国家安全业务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市值超4000亿美元;滴普科技则深耕商业企业,通过制造业与能源行业的垂直渗透,在2029年预计达2394亿元的中国企业级AI市场中占据4.2%份额。这种定位差异,使其虽暂处亏损阶段,却因高增速与毛利率获得564倍PE估值的Palantir式想象空间。

行业变革的深层逻辑在于AI商业化重心的转移。2025年DeepSeek技术降低算力消耗后,资本热潮从底层技术涌向应用落地,58%的中国500强企业计划部署AI Agent,较上年增长42%。滴普科技选择此时上市,恰逢企业IT预算从硬件(占比60%)向软件智能倾斜的转折点,其“让AI成为新型生产力工具”的愿景,正在重构To B软件行业的价值评估体系。

募资6.1亿港元的使用方向,勾勒出滴普科技的扩张蓝图:40%用于研发能力提升,30%拓展销售网络,15%布局海外市场,剩余资金则瞄准潜在并购。这种资源配置,既延续了其技术驱动的战略定力,也展现出从单一解决方案提供商向生态平台转型的野心。在AI模型竞争趋同的背景下,应用层企业的落地能力,或将决定下一个十年的产业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