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解液领域在资本市场引发高度关注,其中六氟磷酸锂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其背后是原料价格在两个月内接近翻倍的迅猛上涨。这一轮价格飙升能否持续,哪些企业能在这轮行情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焦点。
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锂电材料的价格波动是判断周期走向的关键指标。在本轮锂电周期中,上游材料率先启动,六氟磷酸锂成为领涨品种。回顾2021年前后的市场周期,六氟磷酸锂价格曾一度突破60万元/吨,随后随着行业调整,价格持续下跌,至2025年7月已跌至4.93万元/吨,跌幅超过九成。不过,从10月开始,价格出现反弹,截至11月18日,价格已升至17万元/吨,近两个月涨幅达198.25%,从底部算起涨幅超过2.4倍。
电解液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其成本构成中,六氟磷酸锂占比最高。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六氟磷酸锂、LiFSI、添加剂和溶剂的成本占比分别为53.2%、12.7%、11.1%和19.4%。六氟磷酸锂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走强。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新宙邦和永太科技等企业股价均有显著上涨,其中天际股份涨幅超过380%,位居首位,新宙邦涨幅最小,但也超过55%。
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源于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双重拉动,尤其是AI数据中心建设对储能需求的带动,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30GWh,超过2024年全年出货量的30%,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65%。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580GWh。全球市场方面,预计到2029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100GW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10%。近期,储能市场频现大额订单,进一步印证了行业的景气度。例如,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电芯采购量不低于200GWh;阿特斯和亿纬锂能也分别拿下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储能大单。
在供给端,行业调整导致部分企业减产或停产,库存水平降至1500吨左右,仅能维持约1.5个月的消耗。六氟磷酸锂的新产能建设周期较长,通常需要12至18个月,且环保要求提高了扩产门槛。目前,全球储能和动力电池的供应链上游主要集中在中国,储能电芯国内市占率超过90%,储能系统市占率达76%,六氟磷酸锂市占率更是高达95%,因此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景气周期中受益显著。
头部电池厂商的大额订单也加剧了六氟磷酸锂的产能紧张。例如,天赐材料与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预计2026年至2028年将供应159.5万吨电解液,订单金额超过400亿元。按比例计算,这些订单对应近20万吨的六氟磷酸锂需求,而天赐材料的年产能仅为11万吨,两大订单几乎占用了其未来两年的全部产能。近期头部厂商的客户长协单出现锁单不锁价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市场的紧张局面。
对于六氟磷酸锂的未来价格走势,研究机构认为,2025年第四季度将进入供需紧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将持续至2026年,并在第四季度出现约0.7万吨的缺口。持续的供需紧张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预计价格突破20万元/吨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前期产能调整,六氟磷酸锂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六氟磷酸锂有效产能约37万吨/年,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的产能分别为11万吨、6.5万吨和3.7万吨,市场份额合计超过66%。尽管三家企业均受益于原料价格上涨,但由于业务方向不同,受益程度存在差异。
电解液产业链涉及多个细分环节,其技术核心在于成分优化、新添加剂设计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配方需根据电池厂商的需求调整,因此可靠性评估至关重要。六氟磷酸锂的生产面临低温工艺、锂氢化物生产难度大、原材料设备成本高和环保要求高等挑战。因此,具备一体化供应链、技术壁垒和规模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本轮周期中占据优势。
从业务布局来看,天赐材料注重全产业链整合,作为全球电解液龙头,实现了六氟磷酸锂、LiFSI、VC、DTD和二氟磷酸锂等核心原材料的一体化布局,六氟磷酸锂自供率超过95%。多氟多的业务涵盖新能源材料、氟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材料收入占比最高,上半年为35%,涉及六氟磷酸锂和LiFSI等,采取散单模式受益于价格上涨。天际股份的业务较为垂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营收占比达67.27%,因此股价弹性最大。
在成长性方面,天赐材料除电解液业务外,固态电池和全球化布局也为其提供了增长空间。天赐材料是全球最大的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计划将LiFSI产能从2万吨扩建至4万吨,巩固其市场地位。海外布局方面,天赐材料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将80%的募资金额投向摩洛哥等地区,拓展海外市场。多氟多的成长性则依赖于氟化工、半导体和锂电赛道的增长,其已建立氟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具备六氟磷酸锂的成本优势。天际股份的业绩则显著依赖六氟磷酸锂的市场表现。
在成本方面,三家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六氟磷酸锂成本均在5万元左右,差距不大。但价格上涨对各家盈利的贡献程度不同。研究显示,假设成本边际变化较小,截至2025年10月底,在3万元/吨涨价情境下,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分别增厚利润33亿、20亿和11亿,市值弹性为43%、58%和72%;在5万元/吨涨价情境下,分别增厚利润55亿、33亿和19亿,市值弹性为72%、96%和120%。天赐材料虽然出货量最高,利润增厚最多,但市值弹性最小,主要因其业务以电解液为主,价格弹性不及六氟磷酸锂和VC添加剂。多氟多和天际股份聚焦上游材料端,业绩弹性更大,尤其是专注六氟磷酸锂的天际股份。
扩产计划也影响了市场对三家企业的预期。天际股份通过定增募资8.95亿元,投向3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到2026年有效产能将增至5.2万吨。多氟多有2万吨产能项目待建,但进度受环境评估和项目立项等因素影响,尚未确定。天赐材料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产能存在提升空间,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但未提及具体数量。因此,天际股份的扩产确定性较高。
从财务状况来看,天赐材料在行业低迷期通过一体化布局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和盈利水平。2024年,其毛利率为18.89%,净利润为4.84亿元。多氟多和天际股份则因原材料价格下滑等因素分别亏损13.61亿元和3.08亿元,毛利率均为负值。今年前三季度,多氟多净利润已回正,天际股份的亏损金额仍超过亿元。
综合来看,天际股份和多氟多的业绩更多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但受下游客户接受度和扩产进度等因素影响,上涨幅度存在不确定性。储能市场的爆发直接利好电解液行业,随着六氟磷酸锂等上游原材料逐步扩产,供需状况缓解,经历行业调整的天赐材料可能更受益于本轮周期的持续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