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庆元县东山岗家庭农场,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蒸米的香气在车间里弥漫开来。六七名工人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刚出炉的黄粿泛着金黄光泽,被迅速分装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农场负责人吴祥宝介绍,这条集浸泡、磨粉、蒸制、成型于一体的生产线,日产能最高可达5吨。尽管当前是销售淡季,农场仍需每三天生产4000斤黄粿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今年56岁的吴祥宝是庆元县五大堡乡东半村人,早年在外经商时,家乡黄粿的味道始终萦绕心头。2017年,他放弃外地事业返乡创业,发现当地黄粿产业仍停留在自产自销的零散状态。面对质疑声,他以"傻宝"为商标,寓意憨厚可靠的品牌精神,开启传统美食工业化之路。没有现成设备可参考,他便自行设计图纸找厂家定制,但首批产品因口感差异遭村民摇头否定。经过反复调试,黄粿品质终于达标,却又面临销路困境——首年县城门店销售额仅5万元。
为打开市场,吴祥宝带着产品辗转各类展会,从非遗技艺展到农博会,通过现场品尝和面对面交流积累客户。2019年,"傻宝"黄粿获评"丽水老字号",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随着销量增长,吴祥宝意识到电商运营的短板,便说服1998年出生的女儿吴淑敏辞职返乡。这位前幼师运用专业知识,系统升级淘宝、拼多多等线上平台,使电商销售额显著增长。

在黄粿产业稳固后,吴祥宝将目光投向庆元咸菜。这种承载着800年历史的传统食品,曾随菇农远行,其"辣椒糟"更在1933年西湖博览会上斩获银奖。2024年,"傻宝"咸菜店正式开业,推出酒糟肉、茄子干等二十余种纯手工制品。吴淑敏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向老艺人学习腌制技艺,在保证无添加的前提下延长保存期。两代人接力传承,让山乡特产焕发新生——农场年销售额保持25%增速,2024年突破600万元大关。如今,"傻宝"系列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最地道的庆元味道送往全国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