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3日举办的第20届百度世界大会上,人工智能(AI)的发展方向成为行业焦点。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题为《效果涌现》的主旨演讲中提出,AI产业正从“智能涌现”向“效果涌现”转型,企业与个人需要更关注AI如何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而非单纯追求技术突破。
当前,AI行业面临技术落地难题。尽管数百个大模型相继发布,但企业普遍面临成本高、技术门槛高、试错风险大的困境。李彦宏强调,AI必须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业务内核,才能真正提升生产力。为此,百度提出“内化AI”战略,通过三条路径推动AI实用化:替代重复劳动、实现弹性生产力供给、辅助复杂决策。
围绕这一战略,百度推出三款核心产品:面向全球的实时互动数字人“慧播星”、升级至2.0版本的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以及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这些产品的技术支撑来自百度长期构建的全栈AI体系,涵盖芯片、框架、大模型和云服务。
在底层技术层面,百度进一步升级了“技术底座”。新一代昆仑芯AI芯片、超节点“天池”以及更强大的文心大模型5.0相继发布。其中,文心5.0实现了“原生全模态”能力,可同时处理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类型数据,在40多项权威评测中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该模型与飞桨框架深度协同,在事实准确性和指令遵循性上表现更优。
百度的技术布局始于2013年成立的深度学习研究院,2016年开源的飞桨框架已吸引超2300万开发者,服务76万家企业。2018年推出的第一代昆仑芯,此次升级至M100和M300版本,配合“天池”超节点产品,可大幅提升推理性能并降低训练成本。百度智能云执行副总裁沈抖透露,未来五年将推出千卡级超节点和N系列芯片,持续强化AI基础设施。
在应用层面,百度针对不同行业痛点推出差异化解决方案。面向金融、能源等高门槛领域,超级智能体“伐谋”通过行业专家训练平台,实现AI自主优化。例如,中信百信银行的风控特征挖掘效率显著提升,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院的海上风电管道布局难题得到快速解决。国际测评显示,“伐谋”部分任务效率提升达20倍。
针对重复性劳动场景,慧播星数字人已服务超10万家直播间。双11期间,使用该技术的直播间数量增长119%,总销售额提升91%。“罗永浩数字人”首场直播GMV突破5500万元,部分品类表现优于真人主播。百度宣布将该技术向全球开放,首批落地巴西,后续拓展至东南亚和美国市场。
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则进一步降低AI使用门槛。升级至2.0版本后,用户可通过对话和拖拽完成应用开发、调试和上线。目前,百度内部52%的新增代码由AI生成,公司官网和大会邀请函均采用该工具开发。秒哒已累计生成40多万个应用,服务超46万家企业。
市场反馈显示,百度的AI战略已进入回报期。2025年第二季度,AI新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4%。智能云、自动驾驶和数字人成为主要增长点。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全球服务总次数超1700万次,稳居行业首位。AI搜索月活跃用户达3.82亿,富媒体覆盖率提升至70%。
资本市场对百度的估值逻辑发生转变。今年9月,百度股价创下近两年新高,并持续站稳128美元以上。投资者开始重点关注其AI基础设施的长期价值,包括昆仑芯算力、飞桨框架、文心模型和千帆平台等核心资产。随着AI业务潜力释放,百度正从“自用AI”的公司转型为产业AI基础设施平台,类似于PC时代的IBM,为行业提供技术标准与服务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