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三名成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集体亮相,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其中,载荷专家张洪章格外引人注目。他曾在中科院从事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如今即将作为第二位入住中国空间站的载荷专家,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科研任务。
张洪章的科研背景与航天任务高度契合。他表示,自己从小就以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立志用科技报效祖国。在成为中科院研究员后,他专注于能源储能领域的研究,特别是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方向。2018年,当国家首次从科研人员中选拔航天员载荷专家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并最终通过层层选拔,实现了飞天梦想。
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张洪章将主要负责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涉及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他特别提到,自己设计的电源领域实验项目将在此次任务中搭载上行,旨在解决航天电源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一研究不仅与他的专业背景紧密相关,也是航天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能够在太空环境下开展自己设计的实验,是每一位载荷专家的梦想。”张洪章说。他表示,中国空间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可以完成许多前辈想做却做不到的研究,解决长期困扰的难题。在轨期间,他将全力投入科学和应用研究,确保每一项实验都能取得预期成果。
除了专业研究,张洪章还计划在太空生活中发挥个人特长。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太极拳和中医。在空间站,他打算利用闲暇时间练习太极拳,并通过朗诵诗歌放松身心。他还学习了一些中医理疗和按摩手法,希望能在队友需要时提供帮助。
从实验室到太空,张洪章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他特别提到,转椅训练是最难的部分,初期会引发强烈的眩晕感。为了适应太空环境,他通过高强度锻炼增强了体能,肌肉量显著增加,体重也从75公斤降至69公斤。这种坚持和努力,让他如今能够自信地面对即将到来的任务。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张洪章作为03号航天员,将与队友张陆、武飞共同完成百余项空间科学实验。他强调,空间站的核心目标是“建站为应用”,希望通过六个月的太空科研,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