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庆元县,一间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黄粿的香气氤氲弥漫。流水线上,工人们正熟练地将刚出炉的金黄色黄粿分装打包,这些承载着地方特色的美食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东山岗家庭农场负责人吴祥宝站在一旁,向记者介绍着这条自动化生产线:“从浸泡、磨粉到蒸制、成型,全程由设备完成,日产能最高可达5吨。”尽管当前是销售淡季,农场仍需每三天生产4000斤黄粿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56岁的吴祥宝是庆元县五大堡乡东半村人,早年在外经商。谈及回乡创业的初衷,他感慨道:“漂泊在外时,最想念的就是家乡黄粿的味道。”这份对故土的眷恋,最终促使他放弃多年打拼的事业,于2017年返乡创办东山岗家庭农场,立志将传统小吃转化为带动家乡发展的产业。
当时,庆元的黄粿产业仍停留在自产自销的初级阶段。面对质疑声,吴祥宝以“傻宝”为品牌名注册商标,将名字中的“宝”与外界评价的“傻”结合,寓意“憨厚、诚实、可靠”。他坦言:“这条路没人走过,传统手工捶打要改成流水线生产,设备都得自己研发。”最初生产的黄粿因口感不佳被村民否定,他反复调试配方;销路受阻时,又带着产品辗转各类展会推广。2019年,“傻宝”黄粿获评“丽水老字号”,销量逐步攀升。
随着事业发展,吴祥宝意识到电商运营的短板。2023年,他成功说服从事幼师工作的女儿吴淑敏辞职回乡。这位“95后”新农人接手后,迅速升级线上平台,系统运营淘宝、拼多多等渠道,电商销售额显著增长。在稳固黄粿产业的基础上,吴祥宝又将目光投向庆元咸菜——这项拥有800多年历史的美食。据记载,民国时期庆元“辣椒糟”曾在浙江省西湖博览会上斩获银奖。

“农场积累了许多忠实客户,他们对庆元特产情有独钟。”吴祥宝介绍,2024年“傻宝”咸菜店正式开业,推出酒糟肉、茄子干等二十余种纯手工、无添加的产品。吴淑敏常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向老人学习传统腌制技艺,“这个过程不仅是技艺传承,更让我感受到文化的厚重”。
两代人的接力,让“土货”焕发新生。如今,“傻宝”品牌的黄粿和咸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从大山走向全国市场。吴祥宝透露,农场近年保持25%的年增长率,2024年总销售额突破600万元。最朴素的家乡味道,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