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泰新能承建的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在张家口张北县正式启动建设。作为国家氢能管网建设的关键工程,该管道将串联京津冀地区3个地级市、18个县区,构建起覆盖华北的绿氢输送网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打通绿氢产地与消费市场空间壁垒的重要纽带,为区域内绿氢、绿氨及绿色甲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条全长超600公里的输氢管道年设计输送能力达50万吨绿氢。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481万吨,相当于为地球新增6.5亿棵树木的碳汇能力,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916万吨。该项目的生态效益与产业带动效应形成双重驱动,既能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又可带动钢铁冶炼、管道制造、物流运输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针对绿氢产业"产消分离"的痛点,项目创新采用长距离输送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覆盖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的全链条体系,有效破解华北地区绿氢资源分布与消费市场的空间错配问题。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区域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更为氢能技术装备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实践场景,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
在产业协同层面,项目具备承接国际合作的技术储备与市场空间。依托曹妃甸港口区位优势,未来可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氢能贸易通道,为中国氢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这种开放型发展格局,有助于推动国内氢能产业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该项目的战略定位与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部署高度契合。作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示范工程,项目将形成可复制的"河北模式",为全国氢能管网布局提供经验参考。海泰新能表示,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深化"绿电-绿氢-绿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双轮驱动,持续为我国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