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买不起”成痛点?智元牵头建租赁联盟探索“按需即用”新路径

   时间:2025-10-31 05:24:3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一台家用人形机器人标价超过十万元时,市场推广注定面临阻力。挪威企业1X Technologies近日推出的NEO机器人,以2万美元售价(约合人民币14万元)和每月499美元订阅方案(约合人民币3548元)引发行业关注。这种"买不如租"的消费逻辑,正在重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商业模式。

在10月30日上海张江举办的全国首届机器人租赁生态峰会上,智元机器人联合杭州飞阔科技、上海电气金融集团等企业成立租赁生态联盟。该体系通过"产品+运营+金融"的三方协同,试图破解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难题——高昂的初始投入成本。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姜青松指出,当前租赁市场存在技能开发断层问题,客户购买机器人后常需额外付费开发实用功能,导致"会走路但不会干活"的尴尬局面。

这种困境在无人配送领域早已显现。今年6月,九识智能将无人物流车服务费改为月度订阅模式,E6车型以19800元售价搭配最低1800元月租,迅速在全国200余个城市落地运营。新石器9月推出的"月付千元级"方案,更将L4级无人配送设备使用门槛压至新低。华泰证券分析认为,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金融方案分解成本,使加盟商运营资金压力显著缓解,应用意愿大幅提升。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正复制这条路径。联盟中,智元负责机器人本体研发与技术迭代,飞阔科技构建运营生态与内容体系,上海电气提供金融支持。飞阔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可为算了一笔账:十几万元的机器人采购价对多数客户构成决策障碍,而"租转售"机制允许用户先以低成本试用,后续根据需求决定购买,有效降低试错风险。

但"租得起"不等于"租得好"。当前市场上多数机器人演示仍停留在挥手、行走等基础动作,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吸引力。飞阔科技作为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正通过专业拍摄、剪辑和场景设计提升内容质量。其旗下飞曜科技作为执行方,将为租赁体系提供全链路运营支持。

产业化进程中的安全与合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中央财经大学刘权教授指出,人形机器人依赖的生成式AI技术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从语料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都可能面临违法处理或黑客攻击。特别是在租赁模式下,数据归属与使用边界亟待明确。

针对数据风险,姜青松回应称当前租赁业务主要涉及表演展示类数据,尚未触及高敏感信息。但随着机器人进入家庭、工厂等场景,联盟将通过严格协议管理数据使用,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物理安全方面则采取双重保障:引入多家保险机构覆盖租赁全流程,同时由专业团队携带机器人至现场操作,避免直接交付客户带来的风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