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启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飞船将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此次乘组由指令长张陆、飞行工程师武飞和载荷专家张洪章组成,其中张陆曾执行过神舟十五号任务,武飞和张洪章则是首次进入太空。
作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六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并在空间站驻留约六个月。期间,他们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包括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四只小鼠进行饲养和研究。航天员还将进行出舱活动、货物进出舱、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任务,并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
在轨期间,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计划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涵盖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将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规律,为理解生命起源提供新线索。飞船还携带了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搭载项目,为后续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此次任务中,中国还将根据国际合作规划,择机安排一名巴基斯坦航天员执行短期飞行任务。目前,巴方航天员选拔工作已进入复选阶段,计划选拔两名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共同训练,最终确定一人执行任务。第四批航天员队伍中的两名港澳航天员已完成基础训练,正在开展专业技术训练,未来有望参与飞行任务。
在装备方面,今年7月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上行的两套新舱外航天服进行了多项优化改进,提升了热舒适性和操作便捷性。其中一套已使用超过20次的舱外服通过延寿技术验证,将继续用于测试研究。后续,这套服装将随新研飞行器返回地球,为未来舱外服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指令长张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神舟十五号任务结束后,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所有训练必须以最优成绩通过。尽管年龄增长带来体能恢复变慢的挑战,但他通过增加训练时间和精力投入克服困难。张陆认为,乘组中70后的自己经验丰富,90后的武飞活力充沛,80后的张洪章稳重博学,三人组合能够应对任务中的各种需求。
飞行工程师武飞是我国执行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出生于1993年。他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参与过多类航天器的研发验证。成为航天员后,武飞通过科学训练逐步提升体能,并广泛学习热学、力学等多领域知识,为空间站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做好准备。他表示,能够在这个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为国出征,既感到幸运,也深知责任重大。
载荷专家张洪章此前是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主要从事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研究。得知国家首次从科研人员中选拔航天员载荷专家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经过五年训练,张洪章适应了航天员的工作要求,并将太极拳中的技巧应用于离心机训练中。他表示,空间站中的每个实验项目都凝聚着地面科研人员的心血,能够在太空完成这些实验既是幸运,更是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