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高峰,苹果与华为两大科技巨头近期相继发布旗舰新品,引发市场对产业链企业的广泛关注。iPhone 17系列与华为第二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的同步登场,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路径,更带动了上游供应商的订单增长。
苹果此次在散热与结构设计上实现突破。iPhone 17 Pro首次搭载VC均热板技术,散热效率较前代提升20倍,配合超薄钛合金中框,使机身厚度压缩至5.64毫米。这种设计变革直接推动了结构件与散热材料供应商的业绩增长。领益智造作为核心供应商,其VC均热板产品已覆盖主流消费电子品牌,2025年上半年热管理业务收入达20.35亿元,同比增长7.21%。该公司为小米MixFlip2提供的0.2mm超薄VC方案,在低温环境下散热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助力机身减薄。
华为则继续巩固折叠屏领域的领先地位。Mate XTs非凡大师采用"内折+外折"双铰链设计,配合麒麟9020国产芯片,成为全球唯一实现三折叠手机量产迭代的品牌。据IDC数据,2025年上半年华为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75%份额,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该机型的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铰链系统、屏幕与结构件三大领域,供应商名单涵盖京东方A、维信诺、科森科技等企业。
屏幕供应环节呈现双雄争霸格局。京东方作为华为Mate X系列独家屏幕供应商,其B12工厂专为华为扩展产能,预计2025年柔性屏出货量达1亿片。维信诺凭借两条6代AMOLED生产线,2024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4.4%,位居全球第三。两家企业在折叠屏、低功耗动态刷新率等新技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铰链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精研科技为华为Mate X系列提供的超薄铰链,重量较上一代减轻15%;宜安科技的液态金属铰链强度达传统钢材3倍,已应用于内屏转轴;科森科技自2019年与华为合作研发折叠技术,成为Mate XT重要供应商。这些技术突破使华为三折叠手机在耐用性与安全性上达到新高度。
结构件领域呈现多元化创新。蓝思科技通过收购可胜科技、可利科技,大幅提升合金机壳产能,2024年对苹果销售额达34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2%。立讯精密采用垂直整合策略,构建从零组件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达977.99亿元。瑞声科技为Mate XT开发的新型金属中框,价格是直板旗舰的3倍以上,彰显三折叠手机的结构复杂度。
UTG柔性玻璃环节实现国产替代。凯盛科技自主研发的30微米UTG覆盖完整国产化产业链,产品已应用于华为昆仑玻璃。蓝思科技则掌握UTG和CPI核心制造工艺,具备铰链、钛合金中框等关键部件的配套能力。这些突破使中国企业在折叠屏核心材料领域摆脱对外依赖。
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消费电子产业链正迎来投资热潮。最近一个月,水晶光电、深南电路、蓝思科技等企业获得密集拜访。其中蓝思科技6月已达满产状态,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招商证券认为,苹果与华为的产品升级将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相关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