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出行热度持续攀升,导航类应用迎来使用高峰。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地图服务商,高德地图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赋能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0月1日当天,基于北斗的定位请求量接近1万亿次,导航总里程突破90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1.1万次;每分钟有超过1300万用户通过该平台获取实时导航服务,刷新了我国民用导航服务的多项纪录。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的时空基础设施,正加速融入社会民生。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透露,国庆首日平台活跃用户数突破3.6亿,创历史新高。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北斗高精度定位与高德“空间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AI对物理世界的空间关系进行动态建模,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跨越。例如,其推出的AI原生智能体“小高老师”在假期首日调用量超过26亿次,能精准理解用户需求并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在安全保障领域,北斗与高德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通过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联合开发的“鹰眼守护”系统,平台在国庆首日发出安全预警超2.9亿次,涵盖道路异常、天气突变等场景。针对户外探险场景,高德卫星求救功能依托北斗三号短报文技术,已在全国累计完成100余次救援,成为应急救援领域的重要工具。高德世界地图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扫街榜功能更开创了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评价新模式。
“北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单个应用中,更在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刘振飞强调,高德已将空间智能能力开放给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的40余万个应用,吸引近300万开发者接入。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与AI空间计算的结合,高德正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精准的时空服务,推动北斗技术从“可用”向“好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