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溪洛渡水电站:机器人“上岗”巡检 开启水电运维智能化新篇章

   时间:2025-10-04 18:31:5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三峡集团旗下溪洛渡水电站近日完成重大技术升级——通过部署多类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大坝及水垫塘廊道巡检业务100%无人化覆盖。这座总装机容量达1386万千瓦的"西电东送"骨干工程,凭借285.5米级高坝和超8公里的复杂地下廊道系统,成为全球水电行业智能化运维的标杆案例。

项目技术负责人侯春尧透露,针对传统人工巡检存在的效率低、覆盖盲区多等问题,溪洛渡电厂自2021年起开展专项攻关。研发团队在金沙江畔的复杂地形中,成功部署4台轨道式机器人、3台履带式机器人及1台创新设计的四足机器人,构建起"空天地"立体化监测网络。其中水垫塘网状廊道存在45度陡坡的特殊结构,对设备机动性提出极高要求。

新投入的四足机器人采用仿生学设计,搭载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导航系统,可在无GPS信号的地下空间实现厘米级定位。该设备以每秒3米的速度行进,单次任务可覆盖3公里廊道,其配备的毫米级裂缝检测模块能捕捉人眼不可见的结构形变。"机器人夜间巡检精度比白天人工检测提升3倍以上",侯春尧指着实时监测画面介绍,系统已累计识别微小裂缝217处,其中8处为早期隐患。

在5公里长的大坝主体廊道,轨道式机器人以0.1米/秒的稳定速度进行24小时循环检测,其搭载的3D激光扫描仪每分钟采集数据量超过人工日检量的200倍。履带式机器人则专注于复杂地形,通过可变形底盘适应30厘米级台阶,在近期完成的汛前专项检查中,成功发现并定位3处渗水点。

运维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过去需要2名技术人员耗时2天完成的巡检任务,现由机器人集群在8小时内自动完成。运维人员通过云端管理系统即可获取结构应力、温度场、渗流场等12类监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健康评估报告准确率达98.7%。据测算,智能化改造使廊道巡检成本降低65%,故障响应速度提升4倍。

这项突破性应用不仅解决了高拱坝长期监测的世界性难题,更为全球特大型水电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运维方案。随着机器人集群累计巡检里程突破1.2万公里,溪洛渡水电站正从传统能源生产向"数字孪生+智慧运维"的新模式加速转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