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马斯克回归助力特斯拉机器人进展,Optimus学功夫,第三代人形机器人2025年底将亮相‍

   时间:2025-10-05 15:29:1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近期动作频频,再次成为科技圈的焦点。近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Optimus与人类工作人员进行“功夫对练”的场景。视频中,Optimus仅靠背部一根牵引绳固定,其余部位完全自由活动,能够实时模仿并回应工作人员的动作,展现出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

针对外界关于Optimus此次动作是AI驱动还是人工遥控的疑问,马斯克在评论区明确回应:“由AI控制,非遥控操作。”这一表态进一步印证了特斯拉在机器人自主决策能力上的突破。与此同时,特斯拉官方账号TeslaAI于9月30日发布消息称,公司正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产品,2026年启动大规模生产,目标到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

华鑫证券分析指出,马斯克近期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机器人业务,这一战略调整与此前上半年新品进度停滞形成鲜明对比。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激励方案,马斯克需在10年内完成100万台人形机器人交付目标。东方证券认为,在此目标驱动下,特斯拉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形机器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2026年或迎来产量爆发期。

据马斯克此前透露,特斯拉正在敲定Optimus V3的最终设计方案,新版本将配备“与人类手部同样灵活”的机械手。从投资视角看,开源证券测算,若特斯拉完成100万台交付目标,其机器人业务市值可达5000亿美元。按单台2.5万美元售价计算,对应市销率(PS)为20倍;若以硬件成本占比70%推算,关节模组公司单台价值量约300美元,量产后市销率可达30倍,净利润率15%时市盈率(PE)约200倍。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量产准备期。具备跨行业应用潜力的技术已完成实验室验证,开始小批量试产,例如:重载场景适用的摆线针轮减速器、通过设备优化降低成本的镁合金加工工艺、短期成本较高但性能优异的PEEK材料、适合量产复杂件的MIM工艺,以及车规级多传感器技术向高频活动关节(如下肢、盆骨)的迁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