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大合作,芯片制造商AMD与科技巨头OpenAI近日宣布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推动AMD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大幅飙升,最高涨幅超过26%,而AI芯片市场主导者英伟达的股价则出现1%的下跌。
根据协议内容,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 GPU算力,首批1吉瓦芯片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交付。这一规模相当于新加坡全国的平均电力需求,标志着AI行业最大规模的GPU部署计划之一。作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AMD向OpenAI授予了一份可购买多达1.6亿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若全部行使,OpenAI将持有AMD约10%的股份。
这项合作远超传统商业协议的范畴。英国《金融时报》披露,认股权证的行权价仅为象征性的0.01美元,部分批次的行权条件与AMD股价达到特定目标挂钩,其中包括一个与股价升至600美元相关的批次。当前AMD股价为164.67美元,这意味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显著增长。协议设计采用分阶段解锁机制,首批认股权证将在首个1吉瓦算力部署完成后生效,后续部分将随部署规模扩大和技术里程碑达成而逐步释放。
AMD首席财务官Jean Hu在声明中表示,该协议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增长,并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公司首席执行官Lisa Su称此次合作为"真正的双赢",既推动全球最大规模的AI建设计划,又促进整个AI生态系统的发展。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则强调,AMD在高性能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加速先进AI技术的普及。
从行业格局来看,这项合作对AMD具有战略转折意义。长期以来在AI加速器市场位居次席的AMD,通过获得生成式AI领域最前沿的旗舰客户,验证了其下一代Instinct产品路线图的竞争力。数据显示,AMD今年AI GPU收入预计达65.5亿美元,与OpenAI的合作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对于OpenAI而言,引入AMD作为核心战略伙伴,是其降低对英伟达技术依赖的关键举措。就在两周前,该公司刚与英伟达达成价值1000亿美元的股权与供应协议,用于建设10吉瓦算力基础设施。
这项合作揭示了AI产业正在形成的"闭环经济"模式。在这个高度集中的生态系统中,资本、股权和算力在少数头部企业间循环流动:OpenAI锁定庞大算力需求,英伟达和AMD等企业提供芯片,甲骨文等公司负责建设数据中心。据悉,OpenAI还在与博通洽谈定制芯片开发事宜。这种紧密缠绕的产业生态引发分析师担忧,他们指出任何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压力。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这项合作凸显了OpenAI构建万亿美元级算力基础设施的战略意图。通过同时与英伟达和AMD建立深度合作,该公司确保了算力供应的安全性与弹性。对AMD而言,这不仅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更使其在AI芯片竞争中获得重要背书。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模式也引发关于可持续性的质疑,科技行业为AI基础设施投入的巨额资金如何收回,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