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打工妹到千亿巨头掌门人,王来春引领立讯精密打破“代工”枷锁谋新篇

   时间:2025-10-07 18:59:4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的双重浪潮中,立讯精密凭借创始人王来春的战略布局,从一家代工企业逐步转型为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者。近期,这家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元的巨头,因冲刺港股IPO及与OpenAI合作布局AI硬件的消息再度引发关注。截至9月30日,其总市值稳定在4691亿元,成为观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样本。

王来春的创业轨迹堪称传奇。出身普通家庭的她,高考以13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后辗转进入富士康深圳工厂。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她从基层员工做起,十年间晋升为管理千人的课长。1997年,中国制造业迎来创业潮,王来春在郭台强鼓励下决定离职,并于1999年正式创立立讯精密。初期,公司通过承接富士康部分业务度过生存期,招股书显示,2007至2009年,富士康贡献的收入占比均超45%,成为其第一大客户。

2010年,立讯精密登陆深交所,王来春完成从打工妹到上市公司掌门的身份跃迁。但真正改变企业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苹果公司为分散供应链风险,开始扩充供应商队伍。王来春抓住机遇,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股权切入苹果iPad连接线供应链,随后逐步渗透至声学组件、手机组装、摄像头模组等核心环节。2011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5.56亿元飙升至2688亿元,净利润从2.57亿元增至133.7亿元,增长超50倍。这一时期,立讯精密被贴上“苹果代工厂”标签,王来春也获封“代工女王”。

然而,深度绑定苹果的策略逐渐显露风险。2021年,受美国调查及AirPods出货量下调影响,立讯精密股价单月下跌27.75%;2025年4月,因关税扰动,股价5个交易日暴跌29.22%。产线层面,苹果Vision Pro头显因销量不及预期减产时,立讯昆山工厂的生产线也受到波及。财务数据更直观反映压力:毛利率从2019年跌破20%后持续下滑,2024年已降至10.41%。面对“代工厂”的质疑,王来春明确表态:“立讯是具有创新实力的精密制造企业,而非简单代工。”

为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王来春推出“三个五年计划”,将业务拓展至汽车、通信、医疗等领域。在汽车业务中,她设定成为全球Tier1供应商前十的目标。2025年5月,公司投资50亿元在常熟经开区建设机器人总部基地,借力消费电子产业优势向AI产业链延伸。8月中旬,立讯精密宣布冲刺港股IPO,拟募资扩充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产能,同时借助港股市场灵活的股权激励工具吸引海外人才,为全球化布局注入创新动力。

与OpenAI的合作则是立讯精密转型的关键一步。双方计划推出消费级AI终端设备,标志着立讯从苹果“下游配件商”向AI硬件核心合作伙伴迈进。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通讯业务营收达111亿元,占比8.9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汽车业务营收86.58亿元,占比6.95%,同比上升2.36个百分点。尽管消费电子业务仍贡献78.55%的营收,但第二增长曲线的雏形已现。

立讯精密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有媒体报道富士康成立工作组应对立讯竞争,虽遭否认,但昔日“师徒”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产业格局的演变。王来春清醒认识到,规避风险需避免“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如今,她正带领立讯精密通过多元化布局撕掉“代工厂”标签,在汽车电子与AI通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极。这场转型能否成功,将决定立讯精密能否从“果链”依赖中突围,成为真正的全球精密制造巨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