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正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加速推动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从市数据局获悉,当地通过构建大模型应用生态,已在食品加工、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实现技术突破,14个AI应用场景中12个已落地运行,推动生产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数字孪生技术正重塑传统生产模式。该公司软件科科长高婷婷介绍,针对天车运行冲突导致的效率损耗,团队训练的AI模型可实时追踪23台设备的运行轨迹,精准记录载重距离、空载距离等数据。经过半年优化,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资源占用矛盾,还能推荐最优调度路径,使天车转运效率提升30%,设备综合利用率达89%,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2%。
安全生产领域同样迎来变革。信都区德龙钢铁公司打造的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六维一体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故障预判、危险区域预警等功能。该平台覆盖生产全流程,可提前识别隐患并精准定位故障点,显著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数字防线。
基础支撑层面,邢台市正加快智能算力网络布局。太行智算中心一期已上线4000P算力,全部建成后将具备同时训练超百个AI模型的能力。作为长江以北重要的市场化算力枢纽,该中心通过接入国家一体化网络,可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促进AI企业与传统工业深度协同,推动生产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数据显示,邢台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面实现云端部署,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61.4%,位居全省首位,经营管理数字化等6项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市数据局副局长闫虎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垂直领域大模型落地,通过引入优质技术资源降低企业应用成本,引导产业从模型训练向智能体应用升级,持续释放AI对传统制造的赋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