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尔公司(Intel)在推进大规模业务重组过程中,对旗下多个Linux开源项目做出重大调整。作为Linux生态长期的核心贡献者,这家芯片巨头因经营压力被迫收缩在开源领域的投入,导致数十个关键工具和驱动的开发工作陷入停滞。
据开源社区披露,英特尔已正式宣布停止维护自研的Clear Linux操作系统,该发行版曾以高性能和安全性著称。更引发关注的是,超过15个与硬件加速、系统优化相关的开源项目被标注为"orphaned"(孤儿状态),包括数据流加速器(DSA)配置工具accel-config、快速助手技术(QAT)加密套件qatengine系列,以及缓存监控工具intel-cmt-cat等。
这些被放弃的项目覆盖了从底层驱动到应用优化的完整技术栈。例如x86-simd-sort高性能排序算法、NUMA拓扑分析工具numatop、低功耗管理组件intel-lpmd等,均未获得任何过渡期支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涉及USB4和雷电接口的thunderbolt-tools调试套件也突然终止开发,给硬件开发者带来困扰。
开源社区普遍认为,此次调整与英特尔近期实施的裁员计划直接相关。有开发者指出,多个负责社区沟通的技术人员职位被裁撤,导致项目终止通知未能及时传达。这种"断崖式"退出方式在开源历史上极为罕见,多个依赖这些工具的企业用户已开始寻求替代方案。
被遗弃的项目中,加密领域工具尤为关键。ipp-crypto和intel-ipsec-mb加密库的终止维护,可能影响众多采用英特尔硬件加速的安全应用。而电源管理工具psst和散热控制组件thermald的退出,则让系统优化开发者面临新的挑战。
目前,Linux内核维护者已开始评估这些项目的影响范围。部分核心功能可能被整合进主线内核,但多数专用工具或将面临长期停滞。这场突如其来的开源项目大撤退,不仅暴露了科技巨头在经营压力下的战略调整,也引发了对商业公司参与开源生态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