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安徽合肥BEST项目迎关键突破,杜瓦底座就位,2030年或点亮核聚变之灯

   时间:2025-10-08 15:43:4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研制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部件作为BEST装置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不仅是国内聚变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真空部件,更承担着支撑整个装置稳定运行的核心使命。

这座重达400余吨的"钢铁巨兽"直径约18米、高度近5米,其体积相当于三层楼高的圆柱体。作为BEST主机系统中最重的部件,它将稳居装置最底端,承担起支撑总重约6700吨主机系统的重任。项目团队在制造过程中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成功攻克高精度成型焊接、毫米级形变控制及高真空密封等关键技术,确保部件既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又能满足聚变反应所需的极端真空环境。

安装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堪称严苛。技术人员需将表面水平高差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这种近乎"毫米级"的安装标准,源于杜瓦底座对整个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决定性影响。项目联合团队通过精密测量系统与智能吊装设备的协同作业,最终实现了部件的精准落位,为后续核心部件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雄一介绍,杜瓦底座的安装完成标志着大部件安装阶段的正式启动。后续磁体系统、真空室等核心组件将陆续在此基础上进行组装,最终通过封闭杜瓦底座形成稳定的真空环境,确保托卡马克装置的正常运行。这种分层装配模式既保证了各部件的安装精度,又为整体调试预留了充足空间。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聚变装置,BEST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集成高性能超导磁体与氘氚聚变燃料等前沿技术。该项目于2025年5月正式启动总装工作,预计两年后完成建设并首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聚变能发电演示。到2030年,这项突破性技术有望真正点亮第一盏由核聚变能驱动的电灯,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战略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