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开启材料定制化新纪元

   时间:2025-10-08 20:38:1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归属尘埃落定,日本京都大学北川进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查德·罗布森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M·亚吉教授共同摘得桂冠。三人因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获此殊荣,这项突破为材料科学开辟了全新维度。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筑的多孔晶体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内部存在大量规则排列的纳米级空腔,这些空间如同分子尺度的“蜂巢”,可容纳气体分子或其他化学物质自由穿梭。科学家通过调控材料组成单元,能够精准设计出针对特定物质的捕获、储存或催化装置,甚至实现导电功能。

这项革命性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1989年。当时理查德·罗布森尝试利用原子固有特性构建新型结构:他将带正电的铜离子与四臂有机分子结合,分子末端含有的化学基团与铜离子产生强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具有钻石般规整空腔的晶体。尽管这种结构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早期样品存在易坍塌的缺陷,为后续研究埋下伏笔。

突破性进展出现在1992年至2003年间。北川进团队通过实验证实气体分子可在框架结构中自由进出,并首次提出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奥马尔·M·亚吉成功制备出高稳定性框架材料,通过精确调控有机配体结构,实现了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定向修饰。这两项成果为材料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方法论。

在三位科学家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全球化学界已开发出数万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变体。这些材料正在环境治理领域展现惊人价值:某些变体可从沙漠空气中高效提取水分,为干旱地区提供淡水解决方案;另一些则能特异性捕获二氧化碳或有毒气体,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还有部分材料可降解环境中的微量药物残留,或分离水体中的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污染物。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海纳·林克特别强调:“这类材料突破了传统化学的认知边界,为定制化功能材料的研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从分子筛到催化剂,从气体存储到环境修复,其应用边界仍在持续拓展。”这项基础研究的产业化进程已初现端倪,预示着材料科学即将进入精准设计时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