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分析师Jeff Pu在近期发布的投资者报告中透露,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可折叠iPhone将采用钛铝复合材质打造中框结构。这一设计选择与苹果现有产品线形成显著差异,标志着其在移动设备材料应用上的又一次创新突破。
根据Pu的预测,苹果计划将钛金属的应用范围从现有高端机型扩展至2026年推出的iPhone Fold和iPhone Air两款新品。这种战略调整与此前分析师郭明錤的预测形成呼应,后者曾在年初指出苹果正在探索多种金属材料的组合方案。
两位分析师在具体材料选择上存在细微差异。Pu强调苹果将采用钛铝复合材质,而郭明錤则认为会使用钛与不锈钢的组合。关于可折叠设备的铰链系统,郭明錤进一步指出将采用不锈钢与钛金属的复合结构,部分关键组件还会引入液态金属技术以增强耐用性。这种多材料协同设计的思路,显示出苹果在工程精度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考量。
技术参数方面,可折叠iPhone的机身厚度成为关注焦点。据供应链消息,该设备展开状态下的厚度将控制在4.5毫米,较同期发布的iPhone Air更显轻薄。这种极致的厚度控制对结构强度提出严苛要求,钛金属框架因其优异的强度重量比,成为防止设备变形的关键解决方案。
材料创新背后折射出苹果对产品形态的深度思考。钛金属的抗腐蚀性与铝合金的轻量化特性相结合,既能满足可折叠设备对耐用性的需求,又不会显著增加整机重量。这种材料工程的突破,或将重新定义高端移动设备的制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