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中国”战略持续深化与“东数西算”工程全面落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正加速推进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面对科研数据量指数级增长、跨学科协作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网络架构在高性能计算、大规模仿真实验等场景中暴露出带宽不足、时延过高、运维复杂等短板,成为制约科研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该校1960年入选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并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及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吉林大学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依托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打造未来科学园,园区内建设有基础科研楼、测试中心、先进制造楼等设施,致力于构建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针对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网络升级需求,吉林大学提出全光网络建设方案,旨在通过光纤直达桌面技术满足大数据传输与高性能计算对带宽的迫切需求。项目要求网络架构具备高并发承载能力、低时延传输特性,并支持实验终端设备与师生办公电脑的灵活接入。
信锐技术为吉林大学定制了以太全光4.0解决方案,采用光纤直连实验室的创新架构,通过光接入点(AP)为终端设备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环境。该方案主干链路支持40G高速传输,桌面终端可达2.5G带宽,并配备多端口有线接入功能,兼容有线与无线双模式连接,有效提升数据并发处理能力,降低网络抖动时延。
在运维管理方面,信锐全光4.0系统集成AI芯片与智能灵眸AI引擎,构建A5i能力架构,可实时监测网络链路质量、业务运行状态及用户体验。系统通过动态量化分析预测网络故障,提供可视化运维界面与自动化处理建议,大幅简化复杂环境下的网络管理流程。
针对科研数据安全需求,信锐方案采用WebGUI技术实现整网拓扑可视化,通过监测光电一体交换机的端口状态,实时呈现速率、电压、光功率等参数,并动态追踪实验数据传输路径。系统结合NMC数据追踪能力,可直观展示数据流互访关系,为科研数据传输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目前,信锐全光网络解决方案已在山东财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落地应用,有效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升级进程。该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适配,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