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手机已成为各大厂商竞相布局的核心赛道,但尚未有企业确立绝对优势。行业普遍认为,突破人机交互模式、实现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在近期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vivo正式发布全新AI战略,以“蓝心智能”为核心,从模型、框架、生态三个维度推进AIOS(智能操作系统)进化。
vivo高级副总裁施玉坚指出,AI浪潮下,操作系统正从传统形态向AIOS全面转型,用户对自然交互的需求日益迫切。vivo副总裁周围进一步解释,AI手机的核心在于自主感知用户意图,而这需要模型能力、系统框架与生态开放的协同创新。去年,vivo首次推出自研蓝心大模型矩阵,今年则在此基础上实现语言、语音、图像能力的全面突破,并重点打造了3B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
端侧与云端的协同成为vivo模型部署的核心策略。端侧模型负责翻译、图片编辑等低算力任务,兼顾成本与隐私;云端则处理文生图、视频编辑等高算力场景。据周围介绍,vivo已实现13B、7B、3B、1B多模态模型的端侧化,并在18个手机功能中落地应用。其中,3B模型因具备语言理解、多模态交互、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成为端侧化技术的主攻方向。
3B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的突破性在于其UI Agent能力。通过构建手机界面操作训练数据,该模型可理解屏幕内容并执行跨应用操作,成为全球首个专为端侧Agent设计的3B模型。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调用多个应用完成复杂任务,无需手动切换。
模型能力的提升需与系统框架深度结合。vivo推出的蓝心个人智能框架,通过全域感知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精准解析用户意图,并基于个人数据沉淀持续优化服务。周围强调,这一框架不仅是手机AI化的基础,也为未来AI眼镜、具身智能设备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态开放方面,vivo选择以意图框架为主路径,通过协议兼容与工具升级降低开发者门槛。其蓝心智能开放平台升级至2.0版本,全面兼容MCP协议,并推出A2A智能体协议。开发者可基于线上工具快速创建智能体,通过统一框架实现全渠道分发。目前,蓝心小V语音助手已支持超千个手机及生态应用技能。
操作系统层面,vivo发布基于AI大模型重构的OriginOS 6。该系统通过端侧“个人专属模型”实现个性化服务,例如“小V圈搜”功能可自动识别屏幕内容并执行服务,小V记忆2.0则能对收藏内容进行AI分类,关联日程与地址信息。vivo同步推出蓝河操作系统3,采用全栈Rust语言编写,重点优化相机启动速度与空间算法,为智能眼镜等AI原生设备构建“立体感知体系”。
从模型创新到生态开放,vivo的AI战略已形成完整闭环。其端侧模型轻量化、框架个性化、生态协议标准化的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随着AI技术持续渗透,手机厂商的竞争正从硬件参数转向系统级智能体验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