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夫妻携手创业34年,携12位亲戚冲刺IPO,“家族模式”能否闯关成功?

   时间:2025-11-15 10:44: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迎来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一家以家族式管理著称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通宝光电,即将在北交所接受上市审议。这家成立34年的老牌企业,凭借为五菱宏光、广汽埃安等品牌供应车灯、电子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若成功上市,北交所或将迎来首家以车灯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通宝光电的创业故事始于江苏常州。创始人刘国学、陶建芳夫妇中学毕业后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于1991年通过竞拍获得当地一家电子仪表厂,开启创业之路。尽管刘国学仅有高中学历,且无汽车行业背景,但他通过将工厂转型为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逐步构建起覆盖汽车照明、电子控制和能源管理三大板块的业务体系。关于其技术背景,有资料提及刘国学曾在某电子研究所工作四年,但相关机构信息难以核实,这一经历的真实性存疑。

公司的发展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当年,通宝光电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的一级供应商,为多款车型提供LED车灯模组,行业地位显著提升。为加强技术管理,刘国学夫妇安排儿子刘威(80后硕士)进入核心管理层,由此开启“重度家族化”运营模式。据公开信息,通宝光电目前有12位亲属担任关键或基础岗位,包括清洁工、包装工、保安等,形成从高层到基层的完整亲属网络。公司回应质疑时称,亲属任职符合规定且具备专业能力,但这种模式仍引发市场对治理结构的担忧。

家族对财富的追求同样显著。2015年,通宝光电挂牌新三板并完成两轮定增,但机构投资意愿有限。2017年,公司转战创业板IPO,吸引博创资本、石雀投资等机构入局。然而,2018年上会前夕,公司以“发展阶段和战略调整”为由撤回申请,引发市场猜测。2024年,公司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江苏证监局处罚,进一步暴露管理风险。

此次冲刺北交所,通宝光电的定位引发讨论。作为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科技企业的平台,北交所与通宝光电34年的发展历程形成反差。尽管公司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但其营收高度依赖单一客户五菱——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对五菱的销售占比从66.83%攀升至93.45%。这种依赖导致公司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弱势,五菱采用临时定价机制,给通宝光电的财务稳定性带来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宝光电营收分别为3.9亿元、5.29亿元、5.88亿元和3.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69万元、6224万元、8309万元和3345万元。尽管业绩增长,但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从49.30%增至53.51%。公司试图通过拓展客户群体降低风险,但收效甚微。

股权结构方面,刘国学家族持有78.75%股份,VC/PE机构持股超10%,其余由个人投资者和员工持有。尽管引入外部资本,但家族控股比例仍居高位。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家族模式可能限制企业吸纳外部人才和资源的能力,尤其在快速变革的汽车电子领域,这种模式或成为扩张瓶颈。

通宝光电的IPO之路,既是家族企业寻求资本突破的尝试,也是治理结构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碰撞的案例。其能否在北交所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后如何平衡家族利益与公司治理,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