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再度聚焦昔日ODM行业龙头——闻泰科技。一纸停牌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公司宣布因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项自即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两个交易日,同时可转债“闻泰转债”暂停转股。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期的企业蒙上神秘面纱。
关于停牌原因,市场存在多重猜测。有分析认为,可能与美国实体清单持续施压有关——继2024年底公司被列入清单后,2025年国庆前夕旗下子公司再度遭遇同样限制,可能存在信息披露延迟问题。另有观点指向重大资产重组,认为处于收官阶段的关键资产交割事项尚未完成披露。更引人注目的是市场关于要约收购上海鼎泰匠芯100%股权的猜测,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公司方面未对此作出回应。
这场停牌发生在企业剥离核心业务半年之际,更凸显其战略转型的戏剧性。财报显示,2024年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8.33亿元,同比暴跌339.83%。其中,贡献近八成营收的产品集成业务毛利率仅2.49%,而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达37.52%。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业绩表现,直接推动了企业向半导体领域的全面转型。
战略调整的步伐在2024年末骤然加快。面对美国实体清单导致的资产减值压力,公司宣布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资产,集中资源发展半导体业务。今年5月披露的交易方案显示,公司将以43.89亿元现金向立讯精密转让9家标的公司股权及经营资产。最新进展表明,昆明智通、深圳闻泰等6家标的公司已完成交割,印度业务资产转移也已落定。
这场资产重组引发连锁反应。7月15日,公司董事长张秋红等4名董事集体辞职,董事会引入具有半导体背景的专业人士。这种人事巨震折射出企业战略重心的彻底转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4.56%至253.4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37.36%达4.74亿元。其中,产品集成业务虽仍亏损6.85亿元,但亏损幅度已明显收窄。
行业格局因此发生深刻变化。原本由华勤技术、龙旗科技和闻泰科技主导的ODM市场,随着立讯精密的入局被彻底改写。这位苹果供应链巨头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内实现收购业务的损益平衡,预示着消费电子领域的新一轮整合正在展开。
半导体业务已成为转型的核心支撑。2025年一季度,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4%至37.11亿元,毛利率达38.32%,出货量创近三年季度新高。上半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营收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公司管理层透露,基于当前在手订单,下半年收入有望实现进一步突破。
这种增长态势源于7年前的一场“蛇吞象”式收购。2018年,总资产仅169.42亿元、净资产37.31亿元的闻泰科技,斥资超300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当时市场普遍质疑这一决策,但如今看来,这场豪赌为转型奠定了关键基础。数据显示,2022-2024年产品集成业务毛利率从8.6%持续下滑至2.49%,而半导体业务毛利率始终维持在37%以上,形成鲜明对比。
立讯精密的整合进度构成另一变量。若其能成功激活收购的ODM资产,可能挤压闻泰科技潜在的终端客户资源;反之则印证企业剥离决策的正确性。此次停牌涉及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半导体业务的重大合作,还是资产处置的最新进展,都将直接影响转型进程。
两个交易日的停牌时间虽短,却可能成为观察中国科技企业转型的重要窗口。在核心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舍弃规模优势、聚焦高毛利赛道的闻泰科技,能否在半导体领域真正站稳脚跟,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