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现身揭牌仪式并发表主题演讲。这座由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将聚焦计算机前沿技术与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同时承担开源算法开发及顶尖人才培养任务。
这位2021年卸任字节跳动CEO的科技领袖,在隐退四年后首次公开亮相便引发行业震动。他以机器学习领域的"过拟合"现象为喻,指出当前人才培养存在专业技能突出但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创新中心将重点培育兼具思维活力与实践韧性的青年人才,倡导独立思考与长期主义价值观。
回溯2021年的内部信,张一鸣曾坦言自己更擅长研究组织原理而非传统管理,卸任后计划用十年时间专注知识积累与新事物探索。如今看来,这段"充电期"的成果正通过AI战略逐步显现。市场消息显示,今年张一鸣将工作重心迁回北京后,开始定期参与字节AI核心团队(Seed)的研发复盘,直接指导大模型技术突破。
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布局已显现成效。QuestMobile数据显示,其主力产品豆包截至2025年8月月活用户达1.57亿,超越DeepSeek登顶中国原生AI应用榜首。在6月举办的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豆包大模型1.6系列正式发布,其中1.6-thinking模型在深度推理、编码能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支持构建复杂智能体系统。
技术迭代的同时,字节的AI生态持续扩张。今年初启动的"Seed Edge"项目瞄准AGI前沿研究,试图突破预训练和大模型迭代的传统路径。财务投入方面,公司计划2025年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入超120亿美元,较2024年翻倍,重点布局自建算力中心与DPU芯片研发。
这场AI变革浪潮中,张一鸣的回归并非孤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今年3月考察香港科技大学AI项目后,迅速推进外卖、酒旅等新业务,并完成对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的收购。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频繁现身AI相关活动,两家企业均在AI领域加大投入力度。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三位互联网领军人物的回归轨迹呈现明显共性:均与AI技术深度绑定,且回归后企业AI战略显著升级。这种集体转向正在重塑中国互联网竞争格局,从应用层竞争延伸至底层技术争夺。
在商业化层面,OpenAI前全球商业化负责人Zack Kass的观点引发共鸣。他强调AI价值不在于模型开发本身,而在于构建高性价比、普惠化的应用平台。这要求企业在技术突破的同时,必须找到适配的应用场景并实现商业闭环。当前,谁能率先在用户体验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AI时代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