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焦射电天文学前沿的学术讲座即将在杭电下沙校区拉开帷幕。2025年10月17日14:00,第4教学楼127室将迎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史生才院士,他将以“射电天文技术与宇宙探测前沿”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度学术分享。
射电天文学作为现代天文学的核心分支,依托无线电接收技术突破光学观测的局限,能够捕捉宇宙中不可见天体的信号,覆盖微波至太赫兹波段的广阔频谱。史生才院士将在报告中系统梳理该领域的技术演进脉络,从基础设备研发到前沿探测手段,全面解析射电天文技术的现状与未来方向。
讲座将重点探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进展与黑洞成像技术突破。作为揭示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关键证据,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始终是天文界的热点;而黑洞成像技术则通过射电干涉阵列实现了人类首次“看见”黑洞的壮举。史院士将结合具体案例,解析这些前沿成果背后的技术逻辑与创新突破。
针对中国天文研究的发展布局,史院士将详细介绍我国正在推进的亚毫米波/太赫兹天文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观测体系,填补国内在高频段射电天文领域的空白,为探索星系形成、恒星诞生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关键平台。
史生才院士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太赫兹超导探测器领域的国际权威。他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96年获得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超导探测器物理机制与芯片技术研发。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在日中科技交流协会研究奖及多项国家级科技奖项中均有突出表现。
此次讲座不仅为天文专业师生提供了与顶尖学者对话的契机,更将通过技术细节与科学发现的结合,展现射电天文学在探索宇宙奥秘中的独特价值。活动主办方提醒,因场地容量有限,建议对射电天文技术、宇宙演化研究感兴趣的师生提前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