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社交平台上,一家原本以家电闻名的日本品牌巴慕达,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搜索其品牌名,首页展示的已不仅是面包机、电烤盘等传统产品,更被一款名为BALMUDA Phone的手机内容占据——这款四年前问世的机型,如今在小红书和闲鱼平台掀起热潮,二手价格从最初的200余元飙升至800元仍一机难求。
这款被称作"电子垃圾"的手机,设计初衷与主流市场背道而驰。4.9英寸屏幕、弧形后背、不凸起的摄像头,这些元素在直板大屏手机主导的当下显得格格不入。巴慕达社长寺尾玄曾被称为"日本的乔布斯",他带领团队以"数字排毒"为理念,试图打造一款脱离参数竞赛、回归使用本质的设备。2021年发布时,该机配置骁龙765G处理器,售价约合5000元人民币,而同期日本市场iPhone 13 mini渠道价仅4000元出头。
高定价与低配置的组合,加上非主流设计,导致产品上市数月即停产,相关业务两年后彻底终止。但命运转折发生在中文社交平台,数码收藏博主们发现这款"失败品"的独特价值:200元即可购入能刷短视频、发微信的二手设备,其圆润外观与白色面板更成为女性用户的审美符号。在博主带动下,闲鱼市场迅速形成炒作链条,白色版本因稀缺性比黑色贵150-200元。
魅族等坚持白色面板设计的品牌,开始精准投放这类KOL。数据显示,小红书2亿用户中,即使"垃圾妹"仅占1%,也形成200万人的亚文化群体。她们用精心拍摄的设备装饰图、使用场景视频,将旧手机转化为社交货币。一台加载小红书需等待数秒的巴慕达手机,因承载着对非标准化设计的怀念,成为反抗千篇一律的象征。
这种消费转向折射出更深层的文化变迁。当主流数码评测聚焦处理器性能、屏幕刷新率时,年轻群体开始为设计美学、使用仪式感买单。闲鱼等二手平台的成熟,降低了淘货门槛,日韩文化爱好者通过购买特色机型,既满足收藏癖好,也弥补了当年错过经典产品的遗憾。就像理光GR相机因风格化设计走红那样,科技产品的情感价值正在重塑市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