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与飞书达成深度合作,正式启用基于飞书数字化基座打造的“柳工通”平台,标志着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全面迈入AI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此次合作覆盖柳工全球1.7万名员工,通过技术工具革新与组织效能提升,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范本。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领军者,柳工自1958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覆盖铲运、挖掘、路面机械等30余条产品线的全系列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其业务网络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0余家经销商、20多个制造基地及12个研发中心,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品类产品供应能力的企业之一。面对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浪潮,柳工副董事长黄海波强调:“与飞书的合作是顺应行业变革的必然选择,通过数字化工具重构组织效率,将推动柳工在全球竞争中持续领先。”
飞书大制造行业负责人范骏指出,制造业智能化需兼顾“工具升级”与“组织进化”。此次合作中,飞书以“协同+AI”为核心,助力柳工实现三大突破:通过跨国流程整合打破170个国家的协作壁垒;迁移100余个应用至“柳工通”统一入口,解决系统碎片化问题;构建9.3万个业务数据仪表盘,实现决策实时化。以全球研发协同为例,飞书的多语言实时翻译功能支撑了“柳州总部+全球研发中心”的创新模式,今年已通过平台召开超1万场会议,生成等量智能会议纪要,5分钟内自动推送至参会者,显著提升跨国协作效率。
在管理效能提升层面,柳工依托飞书自动化流程、服务台及审批工具,推动系统性效率跃升。业务创新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全员通过飞书多维表格搭建近750个轻量级业务系统,涵盖售后、研发、人力资源等场景。例如,工业设计部门开发的一站式工作台与售后智能工单系统,均由业务人员自主设计完成,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员创造”的数字化实践。柳工流程与信息技术总监何晶表示:“过去我们侧重大型系统建设,却忽视了员工真实需求。现在通过飞书,员工能自主搭建适配业务的工具,目前已有4000多个多维表格项目在运行,证明这条路径切实可行。”
合作成果在柳工首届“效率先锋”大赛中集中展现。来自26支团队的业务骨干利用飞书话题群、智能会议纪要、Aily工作助手等功能,开发出覆盖营销、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流程工具。何晶将飞书比喻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高速公路”,强调其能整合分散系统,释放海量业务数据的价值。目前,双方已规划在全球供应链协同、制造场景AI渗透及知识管理等领域深化合作,持续探索“智能+制造”的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