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购物节期间,天猫平台以“大消费+AI”为核心战略,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旨在提升消费体验与商家经营效率。据发布会信息,天猫将在大促期间上线多款AI应用,同时推动近远场电商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会员资产价值。
在消费端,天猫首次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购物场景。此次大促推出6款AI导购工具,涵盖“AI万能搜”“拍立淘”等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例如,“AI万能搜”可解析复杂语义,为用户生成定制化购物方案;“拍立淘”则通过多模态搜索技术,实现同款比价与相似商品推荐。平台在500亿消费券发放中引入AI“智惠引擎”,试点数据显示发券转化率提升15%。
商家端同样迎来智能化升级。天猫旗舰店3.0“智能态”整合货架、品牌、会员与服务四大中心,通过AI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展示。例如,店铺可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推荐应季商品,或动态调整价格策略。平台还向商家开放AI美工、数据分析等工具,数据显示AI美工月均生成2亿张图片及500万个视频,商品点击率提升10%;AI数据分析工具累计生成超千万份报告,获85%商家认可。
近远场电商融合成为另一大亮点。淘宝闪购在预售首日表现亮眼,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闪购服务,3C数码、个护等行业成交增幅超290%。这一模式结合了远场电商的物流体系与近场即时配送能力,形成“半小时达”“4小时达”等分层交付网络。天猫超市等中心仓与前置仓的协同,进一步强化了中场配送效率。
会员资产的价值被深度挖掘。平台数据显示,88VIP会员规模达5300万,人均年度消费是非会员的9倍,贡献头部品牌超55%的生意。今年8月,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盒马等场景权益,推动会员数据互通与AI服务跨场景触达,为品牌定向营销提供支撑。例如,通过分析会员消费习惯,平台可精准推荐新品或优惠活动。
电商行业竞争逻辑正从流量争夺转向效率竞赛。除天猫外,京东物流在“双11”期间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模型求解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并实现设备互联,助力一线效率提升近20%。京东还向商家开放JoyAI全线产品,提供超千万免费资源与50款AI工具,包括数字人直播、大模型开发平台等。
AI技术的渗透正在重塑传统经营模式。个性化推荐可能削弱曝光导向的爆品逻辑,商家需更注重产品与服务创新。多位美妆、服饰品牌负责人表示,近远场融合对渠道管理、货盘结构提出新挑战,需调整线上线下绩效考核与定位策略。例如,门店需平衡即时配送与远场物流的库存分配,避免资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