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铝披露,截至今年9月,我国已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总数达1.2亿辆。其中,因市场监管总局介入调查而发起的召回达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总量的53.18%。
近年来,辅助驾驶系统相关问题引发的召回数量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因该系统缺陷召回的车辆达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总量的23%,反映出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背后的安全挑战。
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安全监管,会议透露将构建创新型召回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主动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OTA)信息报告制度,并试点推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模式,通过前置性风险管控提升产品安全性。
监管部门正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该文件将重点整治虚假宣传、夸大功能等市场乱象,同时建立缺陷召回与技术标准制定的协同机制,从源头规范行业行为。
会议明确提出,企业应杜绝为追求上市速度而忽视安全性的短视行为。针对辅助驾驶功能,要求厂商必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消费者明确告知: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使用过程中需保持双手握持方向盘、视线持续关注路况,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