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R探秘工业科技,文创文博交融,主题课点亮未来——林田研学基地别样精彩

   时间:2025-10-17 19:15:5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VR眼镜扣在眼前的那一刻,我仿佛真的成了汽车工程师,机械臂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可见!”刚从体验区走出来的初中生李雨桐,激动地向母亲分享着感受。这个暑假,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成了亲子研学的热门选择,短短两个月就吸引了超过两万名游客,让每位到访者都能在探索中收获知识、激发灵感。

走进研学基地,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时空交错感——场馆内既有承载工业记忆的老物件,也有充满科技感的现代装置,仿佛一本立体的“工业百科全书”在眼前徐徐展开。这种新旧交融的设计,让游客在漫步中既能触摸历史,又能感受未来。

工业数字科技体验馆是基地的一大亮点。这里配备了VR装备、手势识别系统和沉浸式灯光秀,将复杂的工业原理转化为直观的互动体验。“我们通过数字技术重建生产场景,让游客用VR和AR设备亲身体验工业流程,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基地负责人李琳介绍道。其中,“汽车制造VR体验”项目最受欢迎,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对工业科技的初步认知。

两航两车文创馆则像一条“时光长廊”,记录着航空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馆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飞机模型,从早期的木质结构到现代的复合材料,展现了中国航空事业的飞跃;复古汽车海报和老照片则勾勒出工业美学的演变。更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文创产品:飞机仪表盘造型的时钟、印有经典车标的笔记本、机械齿轮灵感的首饰……这些设计既保留了工业元素,又融入了日常生活,让工业文化触手可及。

汽车标识博物馆堪称工业文化的“微观世界”。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的877个品牌、3000余个汽车标识,每个符号背后都藏着独特的故事。讲解员会通过趣味问答引导游客探索:“红旗标识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宝马标识的蓝白色代表什么?”在互动中,游客不仅能认识不同品牌的标识,更能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工业精神。

除了场馆体验,基地还推出了多元化的研学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直升机与螺旋桨的奥秘”“探秘中国空间站”“小车标大世界”等几十门主题课程,覆盖了从工业历史认知到科技实践操作,再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过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成长。

如今,研学游已成为拓展视野、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而林田工业文化创意港研学基地则提供了一个触摸工业文明、探索科技未来的优质平台。“自开放以来,基地已接待近十万人次游客。我们将以长春航空展为契机,推出更多航空科技主题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科技的魅力,享受探索的乐趣。”李琳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