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对话在知名媒体平台上演。央视资深主持人水均益与清睿智能创始人朱奇峰博士展开深入探讨,聚焦人工智能教师Ms.Aryn如何重塑传统教育模式,以及这项创新技术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深远影响。
对话伊始,水均益便抛出核心问题: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难以兼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人工智能教师Ms.Aryn如何突破这一困局?朱奇峰回应称,传统教育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指导数十名学生,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Ms.Aryn通过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互动指导、错误纠正和反馈评价,让“一人一策”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谈及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的推动,水均益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的学生难以获得同等机会。朱奇峰对此表示认同,他介绍道,清睿智能通过“智能教师支教计划”,将Ms.Aryn引入乡村学校,为学生提供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外语教学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弥补了师资短缺的问题,更让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与城市学生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
在技术层面,朱奇峰详细阐述了清睿智能的核心竞争力。他指出,全球多数语音识别技术聚焦于“容错”,即理解不同口音的发音,而教育场景需要的是“挑错”能力——精准指出发音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清睿智能独创的“语音识别+发音纠正”双引擎技术,能够分析学生的发音细节,生成个性化改进方案,这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被问及未来教育形态时,朱奇峰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图景:以智能教师为核心,课堂将转变为互动性更强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协作配音、朗读竞赛等活动,在数字化、游戏化的环境中主动探索知识。他比喻道:“就像NBA比赛,胜利不仅是投篮得分,更在于团队协作、策略运用和荣誉激励,这种模式能让学习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持续性。”
整场对话中,水均益以敏锐的视角引导讨论,朱奇峰则通过具体案例和技术解析,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从个性化教学到教育公平,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未来教育形态,这场对话揭示了中国AI教育实践者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