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正式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指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6月已达5.15亿人,较2024年底净增2.66亿人,用户基数在半年内实现翻番,普及率达到36.5%。这一数据直观展现了生成式AI技术在国内市场的渗透速度。
根据报告内容,国产大模型已成为用户群体的首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用户在使用生成式AI服务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土研发的模型产品。这种偏好直接推动了各行业智能化升级的进程,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到办公辅助,再到智能硬件设备的开发,生成式AI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同时,农业种植、工业制造、科研实验等传统领域也开始积极探索AI技术的落地应用。
技术普及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增长上,更体现在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中。例如,在农业生产领域,AI技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土壤成分等参数,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在工业制造环节,智能质检系统借助生成式AI实现了缺陷识别效率的显著提升;科研人员则利用AI模型加速实验数据处理和模拟预测。这些实践表明,生成式AI正在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形成全链条的技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