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在微型流体动力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在毫米至亚毫米尺度流体环境中观测到螺旋桨推进方向的异常反转现象,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实验数据显示,当微型螺旋桨在特定尺寸范围内顺时针旋转时,其产生的动力效应与常规认知完全相反。传统认知中螺旋桨通过向后喷射水流产生前推动力,但在微观尺度下,旋转叶片会将周围液体向外离心甩出,导致螺旋桨中心区域形成负压区。这种反向吸力使微型潜艇模型出现逆向运动,仿佛被自身螺旋桨"拖拽"后退。
研究团队通过流场可视化技术发现,微观尺度下的流体行为与宏观环境存在本质差异。常规尺寸螺旋桨的雷诺数较高,水流保持稳定的层流状态;而当特征长度缩小至毫米级时,流体粘性作用显著增强,导致旋转产生的切向速度使水流方向发生90度偏转。这种偏转效应破坏了传统的动量传递机制,最终引发推进方向的逆转。
该发现对微型机电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在医疗内窥镜、管道巡检机器人等毫米级设备中,传统螺旋桨推进系统可能因尺度效应失效。研究人员建议,可通过优化叶片几何参数、调整旋转频率等方式,将这种异常吸力转化为可控动力源,或开发新型抗反转推进结构。
目前团队正着手构建更精确的微观流体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不同尺度下的动力转换临界条件。这项研究为微纳机器人动力系统设计开辟了新路径,相关原理已申请多项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