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与建筑集团联合总承包的甘肃电投常乐电厂扩建工程传来喜讯——6号机组于10月16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较原计划提前74天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河西走廊西端规划的6台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全部建成投运,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配套火电建设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项目坐落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作为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总投资达205亿元。其建成不仅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级燃煤电厂集群,更通过与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深度协同,构建起"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体系。其中,1-4号机组作为特高压工程唯一配套调峰电源,已于2020至2023年间陆续投产;5号机组则于2025年9月6日率先投运,与6号机组共同承担省内电力调峰任务。
技术层面,项目采用超超临界参数主机系统,热效率突破46%,供电煤耗降至277克/千瓦时。通过部署带空预器旁路的四级余热利用系统,单台机组年节约标准煤约2万吨,5-6号机组合计年节煤量达4万吨。同时,该系统使脱硫水耗降低40%,年节水规模达50万吨。针对西北地区高碱煤特性,项目创新集成"低氮燃烧+SCR脱硝+低低温除尘+高效湿法脱硫"协同治理技术,通过炉膛专项设计确保燃烧效率与环保指标双达标。
据项目方介绍,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9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这一电力输出不仅可满足甘肃省内负荷增长需求,更通过特高压通道将清洁电力输送至华中地区,有效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与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项目形成的可复制技术方案,为后续沙戈荒地区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