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传统能源企业正以创新姿态突破行业边界。济南能源集团通过构建智慧能源体系、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供热调度中心的全网平衡系统到燃气管线的"陆空联巡"模式,从虚拟电厂的聚合调度到城市数字孪生中枢的深度应用,这家能源企业正用数字技术重新定义城市能源管理。
走进济南能源智慧供热调度中心,巨型屏幕上跳动的光点构成城市"热力脉搏"的实时图谱。这套国内首创的五级智能调控体系,实现了从热源到用户末端的全程数字化管理。系统每五分钟完成一次全网平衡分析,将供热精度提升至0.5℃以内,彻底改变了传统供热"老师傅凭经验"的作业模式。该系统先后斩获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等荣誉,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在用户服务端,AI客服系统展现出惊人的处理能力。自2024年上线以来,覆盖41类服务场景的智能系统已接听66.5万通电话,自主办理率达74.65%,服务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用户满意度保持在98.6%的高位。这种"机器+人工"的协同服务模式,正在重塑能源行业的服务标准。
工程建设领域同样上演着数字革命。在"石热入济""聊热入济"两大跨区域供热工程中,自主研发的ERP系统打通35个业务系统,构建起"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通过"安平台""和工程"等管理系统,8865个风险点实现动态管控,14.3万项次危险作业完成线上闭环管理,推动整体运营效率提升40%以上。这种"技防+人防"的双重保障,为城市能源动脉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燃气管线巡检的"陆空联巡"模式更具科技含量。1.21万公里燃气管线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与检测车地面扫描的立体覆盖,第三方破坏事故同比下降90%,泄漏处置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这种"天眼+地网"的监测体系,让城市能源输送有了双重保险。
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虚拟电厂项目展现出颠覆性创新。作为山东省首批获得交易运营许可的单位,济南能源集团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光伏板、充电桩等分散能源单元聚合为"看不见的电力管家"。该系统实现"储-调"联合运行,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支撑,开创了能源聚合调度的新模式。
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正在释放巨大价值。集团建成全市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完成热网监测数据资产入表,成为济南市属企业首单实践案例。通过制定1.7万条元数据标准和19万条参考数据标准,构建起150亿条数据资源的"数字金矿"。在数字济南体验馆内,全息数据超融合计算平台正将热力、气象、交通等多维数据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决策依据。
基于该平台孵化的"绿波引擎"已应用于应急车辆调度,AI无人机化身"智慧哨兵"实时监测火点,汛期积水预测系统精准预警低洼片区风险。这些创新应用证明,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城市能源管理的每个环节,为"数智济南"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