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对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三号”可复用运载火箭作出评价,引发全球航天领域热议。他指出,这款采用不锈钢结构与甲烷燃料技术的火箭,融合了猎鹰9号架构与星舰部分特性,具备挑战现有可复用火箭市场格局的潜力,但同时强调星舰的技术层级远超当前产品。
作为蓝箭航天2023年8月启动的重点项目,“朱雀三号”被定位为满足大型星座组网需求的大运力、低成本可复用火箭。该型火箭采用全不锈钢主结构,一级与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高度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配备九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其设计整合了栅格舵、着陆支腿与反作用控制系统,技术路径与猎鹰9号及星舰存在显著交集,尤其在材料选择与推进系统方面体现了创新性。
猎鹰9号作为Space X的主力运载工具,凭借成熟的复用技术已完成超500次发射,长期主导商业航天发射市场。而“朱雀三号”的立项与研发,被视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试图突破现有技术壁垒的重要尝试。其技术参数显示,该火箭起飞推力超过750吨,一子级设计支持垂直回收,若首飞成功,或将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全不锈钢可复用火箭。
近期,“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关键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推进剂全过冷加注、九机同步点火、牵制释放及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覆盖了从水平转运、起竖到测发控制的完整环节。此次静态点火测试验证了火箭系统与发射场设备的兼容性,为后续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奠定了技术基础。
根据计划,“朱雀三号”首飞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已通过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试验,目前火箭正返回技术区进行数据复核与设备维护。第二阶段将重点实施入轨发射,并尝试一子级垂直回收。技术团队表示,将基于试验数据优化流程预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工程化应用,力争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规模化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