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关键技术验证。这款总长66米、起飞质量达570吨的大型运载火箭,通过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试验,正式进入首飞倒计时阶段。作为国内首款具备一级垂直回收能力的商用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8.3吨,能够满足高密度卫星组网、大型通信卫星及载人飞船等多样化发射需求。
朱雀三号的技术方案引发国际关注。其设计融合了不锈钢箭体与液氧甲烷推进系统两大创新点,这种架构既延续了猎鹰9号的成熟经验,又吸收了星舰项目的先进理念。据航天领域专家分析,不锈钢材质在可重复使用火箭中具有显著优势,其耐高温特性可大幅降低回收修复成本,而液氧甲烷推进剂则兼顾了环保性与经济性。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公开评价称,朱雀三号的技术路径展现出独特智慧。他特别指出,将星舰的不锈钢结构与猎鹰9号的回收模式相结合,这种跨代技术整合可能使中国新型火箭在性能指标上形成差异化优势。目前蓝箭航天团队正在对首飞箭进行最后调试,计划年内完成首次入轨发射任务。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后起之秀,朱雀三号的研发进度持续领先国内同类项目。其可重复使用设计预计将使单次发射成本降低至传统火箭的60%以下,这对正在构建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工程具有战略意义。航天科技集团相关人士透露,该型火箭未来将形成年发射能力20次以上的规模化运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