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标准化建设持续发力:以高标准引领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5-10-25 10:54:1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北京迎来一场聚焦标准化与产业融合的重要盛会——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我国标准化建设的最新突破,涵盖国际表彰、技术系统发布及关键领域标准制定等多个维度,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国际标准化领域传来捷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德军凭借在电气电子工程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首位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高终身荣誉“开尔文勋爵奖”的中国专家。与此同时,我国76名标准化专家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表彰,彰显中国在全球标准治理中的话语权持续增强。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从18项激增至816项,2023年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比例达82.2%,形成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

活动现场发布的国家标准智能研制系统(SIDS)成为技术亮点。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标准制定流程的智能化重构,将标准研制周期压缩30%以上,同时提升标准文本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系统上线后,已在全国20个行业试点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领域。

在产业标准制定层面,我国构建起覆盖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双轮驱动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截至2024年底总量达4.65万项。其中,制造业标准聚焦技术创新转化,以AI产业为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等标准明确技术安全边界,助力百度、阿里云等企业规避合规风险;《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等规范则统一算力评估标准,推动国产AI芯片量产效率提升40%。

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布局同样提速。针对数据流通、算法伦理等痛点,我国制定《大数据安全分级指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框架》等23项国家标准,构建起技术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机制。在浙江、广东等试点地区,标准实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降低25%,中小企业上云用数率突破60%,形成“标准引领-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标准化工作的深化正重塑中国产业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电接口、电池回收等标准的全球推广,助力中国车企海外市场份额突破35%;在5G通信领域,我国主导的32项国际标准成为全球产业共识,带动相关设备出口额年均增长18%。随着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正以高质量标准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全球产业变革贡献东方智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