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红果“搜同款”内测启动 字节跳动“大电商”生态布局再进一步

   时间:2025-11-01 00:04:0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数以亿计的用户沉浸在红果短剧的剧情中时,一场关于短剧商业价值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曾经以免费内容吸引流量的短剧平台,如今正尝试将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探索“内容即货架”的新模式。

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近期开启了小范围测试,推出“搜同款”功能。用户在观看短剧时,若对剧中角色穿戴的服饰或使用的道具感兴趣,只需暂停播放,屏幕上便会弹出“搜同款”按钮,点击后可直接查看商品链接并下单购买。这一功能目前几乎覆盖了红果平台上的所有短剧内容。

以爆款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3》为例,观众在暂停剧情时,屏幕会显示“搜同款皮衣”“搜同款针织衫”等提示,点击后跳转至抖音品牌旗舰店,用户无需离开红果App即可完成购买。红果站内的“订单”页面与抖音电商全面打通,用户不仅能浏览短剧同款商品,还能查看品牌馆商品及抖音电商订单进度,购物体验与抖音商城高度一致。

然而,这一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例如,AI识别技术尚未成熟,部分清晰可见的剧中商品未能触发“搜同款”按钮,识别逻辑不够明确。推荐的商品与剧中实际物品存在差异,精准度有待提升。商业合作规则也较为模糊,部分短剧公司表示对“搜同款”功能的具体运作并不了解,平台与内容方之间的分成协议尚未明确。

红果短剧的这一尝试,本质上是应对流量增长瓶颈的策略。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红果的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速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的5.06%,降至2025年1月至3月的2.09%,再到3月至5月的1.50%。用户增量逐渐触及天花板,单纯依靠免费内容吸引新用户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将现有流量转化为实际收益,成为红果必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短剧平台的变现主要依赖广告植入和付费解锁,但前者容易破坏观剧体验,后者在免费模式普及后效果有限。电商带货的尝试则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剧情种草+即时转化”的模式,将用户对剧中商品的兴趣直接转化为消费行为。这种“无感变现”方式既保留了短剧的内容属性,又挖掘了流量的商业价值。

事实上,“内容+电商”的模式并非字节首创。早在2014年,优酷土豆就推出过“边买边看”服务,但受限于技术,且需跳转至淘宝完成交易,实际转化率较低。今年4月,爱奇艺上线内容电商板块,但仅停留在官方周边售卖阶段,未形成规模化带货能力。这些平台的局限在于依赖外部电商平台,生态协同性较弱,或仅停留在单点功能,未形成完整交易闭环。

字节跳动的突破在于内部生态的深度协同。红果并非单独发展电商业务,而是成为字节“大电商网”的重要流量入口。2025年5月底,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抖音、红果的短剧BD团队,统一负责版权采购、内容分发与创作者合作。该中心通过集中管理版权,打击盗版以保障内容合规性,同时优化短剧在双平台的分发效率,为跨平台带货奠定基础。

交易链路的打通是关键。红果直接接入抖音电商的成熟基建,用户下单后,订单信息同步至抖音“我的订单”,物流更新、售后退换、评价互动等操作可在红果或抖音App中完成。这种“双端互通”的体验解决了用户跨平台操作的顾虑。

与此同时,字节的生态协同版图还在扩大。AI产品豆包已接入抖音电商体系,当用户咨询消费话题时,豆包不仅会给出专业建议,还会推荐相关抖音博主的穿搭视频,部分场景下甚至直接嵌入商品链接,实现一键购买。红果的“搜同款”是“被动种草”,而豆包的链接推荐则是“主动触达”,两者结合覆盖了内容场景与对话场景的消费需求,形成双重流量入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