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行业,“高音质”一直是各大品牌竞相角逐的重要赛道,而vivo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在这一领域树立了权威地位。早在2012年,vivo便在其首批智能手机产品中引入了自研的VRS技术,成功解决了安卓生态中软硬件共存的劣质SRC问题,为安卓手机的HiFi设计奠定了基础。
随着HiFi智能手机市场的兴起,vivo凭借其出色的音质设计和用户口碑,迅速成为行业标杆。其不仅在音质硬件上投入大量资源,还通过庞大的出货量推动了HiFi芯片厂商的产品迭代。然而,当主流智能手机逐渐放弃3.5mm耳机接口,全面进入无线音频时代时,vivo在TWS HiFi耳机的设计上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思路。
在价格策略上,vivo与其他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当其他品牌的旗舰TWS耳机纷纷冲击千元以上,甚至瞄准两千元价位时,vivo却坚持推出700元以内的HiFi TWS耳机,成为少数在该价位段提供高品质音频体验的头部品牌。在设计理念上,vivo同样独树一帜。当其他品牌普遍采用“圈+铁+平板”的复合多单元设计,并加入独立耳放电路时,vivo则坚持使用单动圈方案,将重点放在动圈材料学的革新和自家调音解决方案上。
这种看似简洁的设计思路,是否能够带来发烧友们喜爱的HiFi声音?与价格高昂的多单元竞争对手相比,vivo的TWS耳机又有何独特之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vivo TWS 5 HiFi版进行了深入测试。
从外观上看,vivo TWS 5 HiFi版延续了经典设计元素。以“深海蓝”配色版本为例,充电盒采用两面烤漆质感涂装,开盖位置有一道显眼的“腰线”,这些设计元素从初代vivo TWS耳机便开始沿用,至今仍被保留。在内部结构设计上,vivo TWS 5 HiFi版对降噪麦克风的位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前代位于耳机“柄”的麦克风网罩,并将麦克风开孔位置移动到靠近腔体外侧的地方。实际上,每个耳机都配备了四个麦克风,分别位于耳机“柄”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振膜前方靠近导音管的位置。耳机顶部还设有腔体气压平衡口,以减少麦克风和电路板对发声单元后方腔体空间的侵占,从而提升音质表现。
在电池续航方面,vivo TWS 5 HiFi版同样表现出色。每侧耳机集成约56mAh电池,充电盒典型值为约525mAh。搭载恒玄科技BES2710Y蓝牙音频SoC,在AAC协议下,不开启降噪时单次续航可达12小时,配合充电盒整机续航更是长达48小时。这一续航表现明显优于市场上多数多单元TWS耳机。
在连接能力上,vivo TWS 5 HiFi版支持AAC、LDAC、LHDC三套编码方案,并首发了具备1.4Mbps高带宽的LHDC Lossless无损编码技术。尽管这一设计对搭载高通骁龙主控的手机不太友好,但vivo TWS 5 HiFi版还隐藏了LC3编码模式,在打开游戏APP时会自动切换,提供低延迟的蓝牙音频传输,兼容大多数骁龙平台机型。
在音效功能方面,vivo TWS 5 HiFi版提供了多种DeepX声效和“空间音频”模式,并独享由上海音乐学院声学大师团与vivo金耳朵声学团队联袂打造的“至臻大师”音效。该声效针对古典音乐的乐器音色准确度进行了还原,并添加了模拟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声场渲染效果。vivo TWS 5 HiFi版还提供了三个降噪档位,并在“深度降噪”档设有四种不同的环境模式。在vivo系手机上,该耳机还能实现与手机自带“蓝心大模型”的融合功能,包括对话翻译和AI智能播报等。
在实际体验中,vivo TWS 5 HiFi版的降噪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在自动调节模式下,其降噪重心集中在中低频领域,对发动机轰鸣声等低频噪声的消除效果显著,但对高频噪音的滤除效果稍逊。同时,它还能自动识别较近距离的人声,避免漏掉重要信息。在声音表现上,vivo TWS 5 HiFi版整体风格偏温暖耐听,高音不刺耳,低音量感略大但弹性稍有不足。打开“至臻大师”调音模式后,高音明亮度有所改善,声场模拟自然,适合日常使用。尽管在面对大编制乐曲时,其细节解析力和定位感不如多单元TWS耳机,但考虑到其499元的官方定价,这一表现已相当出色。在这个价位段,vivo TWS 5 HiFi版不仅提供了有特色的调音和不错的主动降噪,还实现了多项行业首发技术,展现了极高的诚意和性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