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改革启幕!新规征意见,规范行业促稳健发展

   时间:2025-11-01 03:33: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重要变革,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近日同步发布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征求意见文件,标志着这一关键领域的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新规旨在通过规范业绩比较基准管理,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风格漂移、业绩波动等问题,推动公募基金回归价值投资本源。

作为衡量基金投资业绩的核心标准,业绩比较基准在产品定位、投资策略、风格表征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基金存在"名不符实"的现象: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为追求短期超额收益,忽视基准约束导致投资风格频繁漂移;部分管理人过度关注排名,通过追涨杀跌、高换手率等行为扩大业绩波动,既偏离产品定位,也损害投资者长期收益。此次改革正是针对这些痛点,通过全链条监管构建更稳定的投资生态。

在管理人责任层面,新规提出五大核心要求:建立覆盖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的全流程管控机制;提升基准决策层级至公司管理层,并确保基金经理投研经验与产品定位匹配;设立独立部门监测投资偏离,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合理性判断;强化合规部门对纠偏机制的定期检查;将绩效薪酬与基准跑赢情况挂钩,对长期显著跑输的基金经理大幅下调薪酬。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未设置硬性偏离度指标,而是通过主体责任压实引导行业自律。

外部责任体系方面,新规构建了托管、销售、评价的多维监督网络。托管人需在合同审核、风格库复核、投资稳定性监督等环节履行复核职责,防止全市场选股基金过度集中或主题基金风格漂移。销售机构在展示业绩时必须同步披露基准表现,权益类产品披露成为强制性要求。评价机构则需将基准作为重要评奖依据,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全市场排名的做法,推动分类评价更科学。

为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监管部门设置了四大配套措施:设置一年过渡期,允许管理人调整存量产品基准以匹配实际风格,优先通过调整基准而非持仓实现匹配;研究建立包含一类库与二类库的基准要素库,鼓励优先选用一类库中的成熟指数;推动管理费、薪酬与基准表现挂钩,将基准对比纳入考核体系,试点浮动管理费产品;加强日常监管,重点打击违规使用基准行为,督促各方归位尽责。

此次改革是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该方案早在今年5月就明确要求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投资者利益相关指标纳入考核,降低规模排名、公司利润等指标权重。通过内外责任体系的重构与配套制度的完善,公募基金行业有望构建更清晰稳定的投资风格,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