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光芯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光芯正”)近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作为一家专注于光电互连产品的企业,海光芯正的产品线涵盖光模块、有源光缆(AOC)等,主要应用于AI数据中心领域,支持高速、高密度、低能耗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技术路径上,海光芯正通过构建从芯片设计到光模块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尤其聚焦硅光子技术领域。其光模块产品覆盖100G至800G传输速率,400G及以上规格的单模光模块均采用硅光子技术。AOC产品线则通过集成光模块与光纤缆线,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产品组合的协同效应与交叉销售机会。
财务数据显示,海光芯正营收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亿元、1.75亿元和8.6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4亿元增长显著。毛利方面,2022年为-783万元,2023年扩大至-3130万元,2024年实现转正达1亿元,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272万元。尽管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022年至2024年期内亏损分别为6021万元、1.09亿元和1790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3485万元,对应期内亏损率从上年同期的10.5%降至5%。
资产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7.14亿元,负债总额10.87亿元,资产净值6.27亿元。现金储备方面,同期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48亿元,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融资历程显示,海光芯正近年来获得多轮资本加持。2024年8月完成6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小米与元禾;2025年3月完成1.5亿元融资,8月再获3.1亿元融资,每股成本34.95元,投后估值达26.6亿元。
股权结构方面,公司创始人胡朝阳博士通过直接持股11.11%及苏州海怡、苏州海旭间接持股,合计控制21.11%股权。机构投资者中,阿里巴巴持股4.73%,小米智造持股2.71%,天津泰达持股6.6%,江苏博华、北京信息发展基金、北京经开区产业升级基金二期各持股5.64%。苏州融联创投、苏州协立创投、江苏高投邦盛等机构合计持有超25%股权,形成多元化的股东背景。
董事会构成上,执行董事团队包括胡朝阳博士、胡勇、周红女士、孙旭博士和郭青松,非执行董事为吴皓南,独立非执行董事由徐浩萍博士、王飞博士和张维担任,为公司治理提供专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