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近日携手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风物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内旅游市场带来新的观察视角。该报告聚焦全国百个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覆盖节庆习俗、非遗传承、特色美食、民俗艺术及文化IP五大领域,通过系统化梳理构建起一幅生动的风物旅行地图。

报告选取的五大主题案例极具代表性:四川凉山火把节上跃动的彝族风情、湖南江永传承千年的女性文字女书、广东顺德浓缩粤菜精髓的饮食文化、贵州遵义“一苇渡江”的独竹漂绝技,以及与神话人物哪吒相关的文化IP开发。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让传统风物焕发新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场景。
马蜂窝创始人兼CEO陈罡在发布会上指出,风物旅行已超越短期潮流,成为文旅融合时代的重要升级方向。他透露,平台正通过“内容+AI科技”双轮驱动,打造智能化的风物旅行服务体系。其中,AI旅行助手可基于用户偏好定制专属路线,未知旅行实验室推出的“流动的风物”系列视频则以纪实手法挖掘小众文化故事,而产业数据分析系统则能预测风物热点趋势,助力目的地提前布局。
数据层面呈现显著代际特征:90后群体以36.6%的占比成为风物旅行核心消费力,其“追新”特性使网络热点风物迅速转化为旅游动能;00后虽占比16.2%,但展现出对历史文化深度体验的强烈兴趣,非遗手作、民俗仪式等参与型项目备受青睐。地域分布方面,一线城市以33.2%的客源占比领跑,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达26.4%,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市场的差距持续缩小,在地文化探索正从大城市专属向全民参与转变。
技术赋能方面,马蜂窝的AI应用已形成完整生态:从内容生产端的视频创作,到消费端的个性化推荐,再到产业端的趋势预测,形成数据闭环。例如,AI系统通过分析用户搜索行为和社交媒体热度,可提前3-6个月预判潜在风物热点,帮助目的地优化产品供给。这种“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正在重塑传统旅游产业的价值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