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AI应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曾经由单一巨头主导的格局已被打破,众多企业纷纷涌入AI赛道,展开激烈角逐。其中,夸克与豆包这两款颇具代表性的AI产品,在竞争与合作中成为行业焦点,它们的较量折射出AI应用发展的不同路径与趋势。
夸克,作为阿里在C端AI领域的重点布局产品,已从最初的“清爽无广告搜索APP”成功转型为具备强大AI能力的“全能工具”。其核心创新在于将搜索与AI深度融合,构建起“搜索即服务”的独特模式。用户只需在一个入口输入指令,就能完成信息检索、内容生成、问题解答等一系列操作,无需在多个页面间跳转。这种“一站式”体验极大提升了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夸克AI能在4秒内整合多源信息并生成结构化结论,相较于传统搜索繁琐的“筛选 - 整合 - 梳理”流程,效率优势显著。
夸克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C计划”的推进。“C计划”并非单一产品,而是夸克内部的长期战略。一方面,通过“搜索 + 对话”的融合探索AI在多元场景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被业内视为其进军豆包所占据的C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借助该计划,夸克补足了过往在AI交互方面的短板。以往,夸克更像是一个“工具集合箱”,如今则能通过对话主动理解用户需求。例如,当用户询问“赶8点飞机最晚几点从地铁站出发”时,夸克会结合地铁运营时间、行程时长进行多步推理,直接给出“5:40从嘉禾望岗站上车”的明确答案,而非仅提供数据让用户自行计算。
然而,夸克在追求“全能”的道路上也面临一些挑战。其安卓版安装包体积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容易堆积垃圾文件,这与它早期“轻便”的口碑形成反差。在兼容性方面,使用办公软件时偶尔会出现问题,且不支持安装第三方插件。尽管有阿里云和通义千问作为技术支撑,但夸克曾因涉低俗内容被罚款,客服也多为AI机械回应,人工服务难以获取,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安全感”。
在夸克强势崛起的同时,豆包也凭借自身优势在市场中稳守阵地。豆包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懂情绪的交互”上。当用户吐槽“上班累”时,豆包不会简单地灌输鸡汤,而是能够顺着话题给予共情;当用户需要撰写短视频脚本时,只需提供大致方向,豆包就能反复修改,这种充满“温度感”的交互体验是工具型AI如夸克所难以提供的。
字节跳动赋予豆包的“流量Buff”也是其重要优势之一。在字节的生态体系中,用户在刷抖音时遇到不懂的评论区梗、在今日头条上有疑问、使用剪映时缺少文案,都能直接调用豆包,这种“随处可用”的便利性使其能够轻松触达上亿用户。豆包还具备“快迭代”的特点,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及时跟进图片交互、作业辅导、会议纪要等功能。不过,豆包在回答专业问题时,参考资料的深度和精准度目前与背靠通义千问的夸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夸克与豆包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阿里与字节在AI赛道的技术博弈,而通义千问与火山引擎则是这场博弈中的关键力量。通义千问自2023年4月上线以来,便得到阿里的重点扶持。达摩院的算法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阿里云到2024年底更是打造出超10万台GPU的算力集群,为通义千问的迭代升级提供了充足的“硬件弹药”。通义千问初期主要聚焦于企业服务,在2023年三季度就已拿下12万家企业客户,覆盖金融、制造、政务等多个领域。2024年,它开始向C端拓展,为夸克、淘宝等阿里自家APP提供接口,形成了“企业服务积累技术,C端应用落地实践”的良性循环。截至2024年10月,通义千问的模型参数超2万亿,在中文理解、法律医疗等专业问答方面表现出色,第三方机构IDC的测评得分高达89.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2.3分,这也是夸克能够准确回答专业问题的核心支撑。然而,通义千问也存在一定问题,早期侧重于企业服务,在C端用户情感交互和日常聊天需求的打磨上相对不足,且服务领域过广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像火山引擎那样精准匹配C端需求。
与通义千问不同,火山引擎从诞生之初就展现出对C端市场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能力。它起源于字节在2020年底收购“幺零贰四科技”搭建的架构,核心团队汇聚了前百度搜索的技术大拿谭待、吴海锋等。字节明确表示,火山引擎不仅要成为“卖算力的”传统云厂商,更要打造一个更懂AI的技术平台。2021年11月,火山引擎升级为字节六大核心板块之一,谭待担任负责人,并提出了“未来10年营收破千亿”的目标。如今,这一目标正逐步实现,2024年火山引擎营收超100亿,2025年计划实现翻番。截至2025年5月,豆包大模型每天处理的tokens(AI处理的语言单位)超16.4万亿,较2024年刚发布时增长了137倍;IDC报告显示,豆包大模型在国内公有云大模型市场占比46.4%,位居榜首。火山引擎的优势在于场景与算力的完美结合,早期借助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的实践,锻炼出了“亿级用户并发”的技术能力,如今豆包大模型已服务全球多数头部手机厂商、车企、银行及985高校。2024年,字节为火山引擎投入超200亿AI算力,配备3000人研发团队,使其迭代落地速度极快。火山引擎天生为支撑抖音、今日头条等内部产品而生,具备强大的“抗亿级用户并发”能力,能够确保千万人同时使用豆包时也不出现卡顿。正如谭待所说,豆包在算力资源上不逊于阿里云,且长期深耕C端,能够精准满足用户在“写脚本、玩梗、情绪陪伴”等方面的需求,其打法更为专注,先服务好内部产品,再对外输出能力,避免了“双线作战”的困境。
夸克与豆包的竞争并非简单的“你死我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竞合关系”。夸克的崛起促使豆包不断提升自身的“干活能力”,而豆包的发展也推动夸克更加注重“懂人”的交互体验。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能干活”的夸克,还是“聊得来”的豆包,只要能够切实解决需求、使用便捷,就是优质的AI产品。这场AI赛道的“竞合博弈”仍在持续,未来究竟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