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但表现仍略超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小幅上涨0.87%,收于128.21美元,年内累计涨幅达32.19%,市值达1820.13亿美元,约合1.42万亿港元,与小米集团-W(01810.HK)的市值差距进一步缩小至约300亿港元。小米凭借电动汽车业务及生态产品强劲增长,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07%,市值达1.39万亿港元。
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14%,达1039.85亿元人民币。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557.03亿元,同比增长13.41%,增速较上季度的14.76%有所回落,且低于2024年第三、四季度的24.35%和17.12%。交易服务收入为482.82亿元,同比仅微增0.70%,远低于此前三个季度的5.85%、33.31%和71.52%。公司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成本方面,第二季度营业成本同比激增36.09%,主要因履约费用、宽带及服务器支出、支付处理费增加所致。受此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9.3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0个百分点,至55.90%。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4.46%,占收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6.84%和上季度的34.91%降至26.17%。与此同时,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3.45%,非会计准则经营利润同比下滑20.69%,至277.48亿元,非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下降5.01%,至327.08亿元。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同比减少50.58%,至216.42亿元。
拼多多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公司正加大长期投入力度,以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转型。董事长陈磊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持续投入资源支持商家生态系统发展,这导致营收增速放缓、运营利润下降。他指出,公司更关注长期价值创造,而非短期财务表现,未来将继续强化生态系统、推动价值链升级,并为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
在海外业务方面,陈磊透露,公司正与商家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出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效率。尽管不同地区市场存在短期波动,但整体消费需求依然强劲。拼多多将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合规能力投资。
针对同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资,公司高管赵佳臻表示,拼多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将主动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加大对商业生态的投资,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尽管此举可能导致短期财务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对公司业务发展有利。
在社区团购业务“多多买菜”方面,公司管理层表示,将继续拓展供应链投入,优化农产品分销网络。目前,多多买菜已覆盖全国70%的行政村,解决了多个区域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并将当地农民、中小企业与消费者紧密连接。今年,拼多多还加大了对偏远地区的补贴和流量支持。
分析认为,拼多多第二季度业绩表明,其高增长时代已告一段落,深水区竞争正在加剧。尽管收入和利润仍高于市场预期,但营收增速降至个位数、交易服务收入近乎零增长、经营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收缩超五成等数据,均显示公司面临严峻挑战。在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等多方竞争下,拼多多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持续投入研发、补贴和供应链,以维持生态活力。管理层虽强调“长期主义”,但也承认短期业绩仍将承压,未来几个季度财务表现或难有显著改善。
当前,拼多多正面临多线作战压力:国内电商业务需实现“高质量增长”,海外业务需应对市场波动,买菜业务需深化供应链下沉,同时还要应对同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流量争夺。资源分配和执行效率将成为考验组织韧性的关键。拼多多已从增长奇迹型企业转型为依赖精细化运营和战略定力的新阶段玩家,能否在投资未来与稳住基本盘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