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享菁英”第十届女性创新创业大赛的现场,侯秋云与她的“兴化鱼圆”项目犹如一股清新之风,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位来自兴化的女性创业者,不仅带来了一个充满潜力的创业项目,更展现了对家乡非遗美食的深厚情感,以及用科技手段赋能传统美食的坚定决心。

侯秋云的创业灵感源自对家乡非遗美食——兴化鱼圆的热爱。这门手艺在她的家族中已经传承了三代,每当看到爷爷亲手制作的鱼圆因保质期短而只能在当地销售时,她心中便涌起一股遗憾。这份遗憾,最终化作了推动她跨界创业的动力。从事食品加工与贸易15年的她,毅然决定将传统鱼圆进行工业化改造,目标是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将鱼圆的保质期从一天延长至一年,让这份传统美味能够走出兴化,走向全国。
实现这一目标,侯秋云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如何平衡传统口感与现代化量产,成为了她创业路上的最大难题。为了复刻并保留鱼圆那份“鲜、嫩、弹、滑”的传统风味,她的团队进行了上百次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180℃速冻锁鲜技术和无酶添加凝胶增强技术,攻克了即食鱼圆的储运难题。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构成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的独占性。”侯秋云介绍道,她们不仅掌握了无添加保鲜技术,还实现了从源头养殖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控制,确保了产品品质和成本优势。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也为这个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生产线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控温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产品合格率从80%提升至95%。

技术瓶颈的突破,让市场对侯秋云的项目给予了热烈回应。她的产品成功进入了盒马、清华、北大等高端商超和高校食堂,这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更是对她创业初心的肯定。侯秋云深知,项目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商业上的成就,更在于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她的项目已经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增收,创造了60多个就业岗位,并帮扶了2个经济薄弱村。在拼多多平台上,她的产品更是做到了细分品类的领先地位。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侯秋云在资源对接初期也曾因性别而遭遇质疑。但她从未将此视为劣势,反而认为女性坚韧的特质是她的优势。她选择用数据和成果来证明自己,用技术、专利和市场反馈来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尊重。在她看来,大赛打造的“女性创业社群”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平台,让她从其他姐妹身上学到了柔韧并济的智慧。
本次大赛首次拓展至沿沪宁地区,为侯秋云提供了跨区域产业链协同的契机。她计划借助该区域发达的物流网络拓展长三角市场,并积极参与区域标准共建,立志将兴化鱼圆打造成为沿沪宁地区的美食文化名片。大赛提供的“专班对接”机制,让她感受到了跨区域协同的便利和高效。
回顾参赛历程,侯秋云对导师的一对一辅导印象深刻。食品领域专家的实战指导,针对供应链痛点提出的数字化改造建议,优化了库存周转率,让她受益匪浅。而“菁英好物市集”的直播试水,则让研发团队更贴近市场,降低了试错成本。
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侯秋云想对正在或准备创业的女性朋友们分享她的心得:“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别怕慢,但要稳。”她建议,要找到热爱与市场的结合点,善用女性的共情力构建有温度的团队,主动链接生态资源避免单打独斗。在她看来,女性创业者应该抱团取暖,共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