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2年“逐光”坚守,赛瓦特以可靠品质点亮全球重大项目现场

   时间:2025-11-04 22:04:5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极端环境与重大项目的背后,总有一家来自山东济宁的企业默默提供着稳定电力支持。赛瓦特(山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瓦特”)凭借其高中低压发电机组及相关配件的研发实力,成为行业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从南极的极寒到非洲的高温,从油田钻井的地下深处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现场,赛瓦特的产品始终以可靠性能护航关键任务。

走进赛瓦特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智慧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激光切割机与数控折弯机精准协作,全自动喷塑生产线实现智能化作业,而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则将板材从加工位置精准取放,自动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灯塔装配线和机组装配线,发电照明灯塔与发电机组标箱整齐排列,等待完成最后的调试与运输。为确保产品品质,企业斥资打造了国际先进的智能化多功能实验室、噪音实验室及气候模拟实验室,可模拟雨淋、高低温等极端环境,为可靠性测试提供严苛条件。

“我们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32年来坚持技术创新。”赛瓦特机械总工程师张作林指着正在组装的柴油发电机组介绍,这款为沙特阿拉伯油田定制的设备集成了多重静音系统、PPG防腐蚀涂层、超大防漏油箱及远程监控功能,即将发往现场服务。从行业首台带机底油箱的背包式开式机组,到全球首款矿山LED灯塔拖车,赛瓦特通过持续突破开辟了多个细分赛道。其产品不仅服务于电力照明、矿山开采、医疗用电等领域,更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南极科考站建设、中非矿用电站等重大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2006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斩获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项目3000万美元订单,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中国方案”。

在南极科考站的合作中,赛瓦特的产品经受了极端考验。研发部电气总工程师薄雷回忆,自2012年首次向南极中山站提供3台300KW发电机组以来,企业持续优化产品性能。2022年,昆仑站等站点采用的新一代设备需在零下75℃的严寒中持续运行20年以上,且必须实现“零故障”。为此,赛瓦特创新提出“一用一备一保养”策略,通过三套机组轮换运行,确保科考站科研设备与人员生活的电力供应万无一失。这一方案赢得科考人员高度评价,也为企业在极端环境应用领域树立了标杆。

作为重大项目的“最后防线”,赛瓦特对备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近乎苛刻。销售总监王超杰举例,企业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提供的4台2000kW柴油发电机组,具备手动、自动并机及远程遥控功能。发射前,机组与市电并网运行,一旦主电故障,备电系统需在瞬间切换,为卫星发射提供无缝电力保障。“备电启用意味着主系统失效,我们必须做到比‘万无一失’更完美。”王超杰强调,这种责任驱动企业每年投入5%营收用于研发,目前已积累近百项专利技术。

在传统发电机组领域持续深耕的同时,赛瓦特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其“K”系列太阳能照明灯塔采用全液压控制系统,6盏超强照明灯或12个LED灯可覆盖300米半径范围,仅需10小时日照即可持续供电30小时,实现零排放运行。配套的太阳能移动车时速达80-100公里,兼顾环保与效率。近日,企业与重庆康明斯合作的首台K50N燃气发电机组在山东工厂下线,技术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总经理吉明建表示,未来将聚焦燃气发电与光伏、储能的融合,打造一站式综合能源站,并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智能监控与预防性维护,持续为能源行业提供清洁稳定的动力支持。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